加载中…
个人资料
建阳蔡氏
建阳蔡氏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713
  • 关注人气:1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建阳蔡氏大宗祠楹联匾额集注

(2012-02-14 18:19:44)
标签:

历史

建阳蔡氏大宗祠楹联匾额集注

五经三注第   四世九贤家

注:“五经”指儒家的五部经典:《诗》、《书》、《礼》、《易》、《春秋》。“三注”:指建阳蔡氏九儒中的三位儒学大师蔡渊注解的《易》,蔡沆注解的《春秋》,蔡权注解的《书》,成为科举考试重要的权威注解之一。“第”:住宅。“四世九贤”指建阳蔡氏一门连续四代出了九位贤人,分别是:蔡发、蔡元定、蔡渊、蔡沉、蔡沆、蔡权、蔡格、蔡模、蔡杭。

济阳蔡氏家声远   家学心传世泽长

家祠顶立四世九贤千秋颂   祖先懿德五经三注万古传

图衍九畴通易象春秋天道人道九贤相继

书兼四代朔商周虞夏心治法治四世递承

此联是清乾隆翰林院编修雷宏作的。

从春秋时期开始,人们便开始把道分为天道和人道,以涵概自然、社会与精神。所谓“天道”,是指日月星辰运行的轨道,天气变化遵行的法则。

与天道对应,有了人道。所谓人道,即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据和原则,包括人的自然本性和道德伦理规范,以及社会群体的典章制度、组织、原则等。如《国语·晋语》说:想到欢乐就高兴,想到危难就畏惧,人之道也。这是就人的自然本性而言。又说:对于父母、师长、君主,应专心事奉,“报生以死,报赐以力”。这是就作人的道德原则而言。《左传》亦说:天灾流行,输粮救灾,抚恤邻里,此亦为道。这是就人的社会义务与责任而言,反之,背信弃义,违礼叛教,就是逆天道而行。因为作为人道的各种原则,都是依据天道而制造的,奉礼守义,就是符合天道。所谓“忠信笃敬,上下同之,天之道也。”忠信笃敬这些道德伦理原则,上下必须共同遵守,也就是天道。这样一来,人道与天道就相互贯通了。

滴水之恩铭史籍   涌泉之义结情谊

九贤遗泽绵延盛   四海裔孙奉祀长

图契先天承父志   畴推禹范凛师传

幸祖宗理学传家遗四世九贤事业   愿子孙文章奕世绍五经三注诗文

一脉相承 四世九儒绵德泽   千秋俎豆 五洲四海振仁声

独行不愧影   独寝不愧衾

蔡元定给子孙的遗训,衾:被子。走路没有对不起影子,睡觉没有对不起被子。比喻为人行为光明,问心无愧。

先贤圣学传家训   我族精英遍全球

源远启基千余载   流长开拓百世强

祖考流源千载盛   宗亲英后万年兴

济阳蔡氏家声远   家学心传世泽长

念先人立身教家不外纲常大节

嘱后裔继志述事勿忘忠孝初心

 

“学阐图畴”匾

清康熙四十五年圣祖仁皇帝御书颁赐宋儒蔡沉的额匾。蔡沉,字仲默,号九峰,炉公十一世孙,西山公三子。幼遵父训以立身,长从师教以传道,聪颖好学,博览群书,视功名如草芥,三十不就科举,诸臣举荐,都推说:“此非吾志也”坚不肯受。因父伪学之谪,侍父道州,四方来求学者日众,助父聚徒讲学,深受学者钦佩,父殁扶柩以归,赠银以途者众,沉一一跪谢坚不肯受。受父师之托,隐于九峰,反复十年,著成《洪范皇极内篇》、《尚书集传》此二书均进入四库全书。《洪范皇极内篇》是以81个洪范畴数,论述天地阴阳理气体用,动静以至自然界动植物的变化等问题。《书集传》是受朱子之托而著,化十年功夫,用简明的文字诠释经曲以得帝王谟诰之旨。与朱熹的《周易本义》、《诗集传》胡安国的《春秋传》等书并列为官书,为科举所依据,成为元、明、清三代人士必读课本。

    由于著书有功,教子以忠,闻于朝庭,宝佑三年理宗皇帝追赠太子少师,宝佑四年再赠太子太师、太师永国公谥文政。宋宝佑三年理宗皇帝御书“庐峰”巨字,由子杭石刻于九峰石崖上,元朝至正十九年追赠建国公。明成化三年又赠崇安伯,明嘉靖九年诏蔡沉入至圣祠。清康熙四十五年,圣祖仁皇帝御书颁赐宋儒蔡沉《学阐图畴》金匾。

      宋理宗皇帝赞曰:“蔡沉纲维吾道,羽翼正传,礼乐立邦国之经,著述可垂于百世。象数明天地之撰,制作示法于后人,立身不在其身,光前克裕厥后,以持敬为格心之学,以协忠为赞化之谟,经论大经由夙成于考训宫师极品。”

“紫阳羽翼”匾

清康熙四十五年圣祖仁皇帝御书颁赐宋儒蔡元定的匾额。“紫阳”是朱熹的号,蔡元定在绍兴二十年(1150),遵父遗命,拜朱熹为师。刚到紫阳楼朱熹寓所时,朱熹即“叩其学,惊曰:此吾老友也,不当在弟子之列”(《宋史•蔡元定传》)。蔡元定从此成为朱熹在五夫授徒的好助手,随朱熹讲学40余年,后成为朱熹著述典籍的有力合作者、传人和卫道者。凡各地来投拜朱熹的学者,必先令元定考查;凡讲解诸经奥义,俱先与元定商讨。余秋雨在《文明的碎片》集子里的散文《千年庭院》中,对蔡元定从容镇定,为自己敬爱的老师和他的学说去受罪,无怨无悔的精神做了高度的评价,说他是:“ 世间每个人都会死在不同的身份上,却很少有人像蔡元定,以一个地地道道的学生身份,踏上生命的最后跑道。”

“闽学干城”匾

    朱熹因在福建讲学,弟子多为福建人,形成的学派世称“闽学”。朱熹自号“紫阳”,后来学者称朱熹为“紫阳夫子”,闽学又称“紫阳学派”。南宋时期,理学家朱熹(11301200)创办书院,讲解经书,宣传理学,培养了大批弟子,并由此创立“闽学”学派。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思想代表了理学发展的最高水平。“干城”比喻捍卫国家的将士,蔡元定对推动闽学学派的形成竭尽股肱之力,因此有“闽学干城”之称,意为闽学的中坚骨干。

“家传心学”匾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至明朝,由王阳明首度提出“心学”两字,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心学最不同于其他儒学者,在于其强调生命活泼的灵明体验,因此民国时期陈复开始提出“心灵儒学”做出注解。儒家的学脉自清末已经全然中断,西学东渐的过程里,中国的圣人学问开始“哲学化”,而有新儒家的诞生。不过回归成圣的本来面目,这才是儒家能对混乱的世局与世人能张开的贡献。因此,陈复重新提倡心学,并书写《盘古心经》,继承阳明学的道统,再开“盘古心学”,创办书院讲学,教育弟子,并组织“新人道协会”,从事外王事业的奋勉,这使得心学开始有新的动能,这种心学包容儒释道传统三教思想,兼融新世纪思潮与印度玛家哲学,创造出极其特殊而新颖的儒学面目。

建阳蔡氏大宗祠里的匾额还有“九贤堂”匾;“四世九儒”匾;“求真务实”匾;建阳市黄勉斋宗史研究会麻沙分会赠送的“万世情结”匾;“洙泗渊源”匾;“式光祖武”匾;“道留衾影”匾;香港柯蔡宗亲会赠送的“理学渊源”匾;蔡襄学术研究会石狮柯蔡委员会赠送的“祖德宗功”匾;台湾世界柯蔡宗亲总会赠送的“精诚团结”匾;广州蔡氏赠送的“西山嗣响”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