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和孙子做“同学”

(2024-04-07 19:16:11)

我和孙子做“同学” 

 

人有时真是一种奇怪的动物,等到老了,失去或终于等到来了一些灵气,居然和孙子做起了“同学”。

我和孙子做“同学”,缘于辅导孙子作功课,8岁的小孙子上幼儿园大班,不知从哪天起,竟看到孙子的作业本上居然写上了[三字经]

现在的教学,一反过去数十年的“呆板”,忽然改变了教科书,从[三字经]开始起,听说,还有的学校专门有教学课程,从[三字经][弟子规],甚至还有些学校设立了“文言文”,教孩子们“之乎者也”,并且把这类教学与英文“并驾齐驱”,真有些“从娃娃抓起”的架势。

孙子念读[三字经],也不过是囫囵吞枣,照抄照背,但你如果问他是什么意思,他却回答不上来,抡到自己了,虽然深知其中意思了,但有些词句却记不住了,也还要从头学起。

因为在我们上学的那个年代,基本上就没有接触过三字经之类的读物,后来虽然也间断地读到过、看到过,也只是偶尔的事情,所以并没有把它们熟记于心。

这次在辅导孙子学习[三字经]时,特别着重地给孙子讲解了“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和“孝於亲,所当执”,孙子似懂不懂的点着头。

我便常常纳闷:我们人类自己,为什么非得等到行将老矣时,忽然内心有着醍醐灌顶般的觉醒?我们可以在年轻时,心无责任地四处闯荡,没有把这些警示般的预言放在心上,只是毫无挂牵地随着心儿游走。而当我们快要老了的时候,再回头去念这些近似儿歌般的课文,忽然又有了另外一种顿悟,昨天发生的一切,犹如近在眼前,有了一种似乎又要“从头再来”的幻觉。

但是晚了,一切都不可能,包括过去几十年虚度的时光,好像人生中的许多希望与时机,都没有及时抓住,而让它们从我们身边擦肩而过。

和孙子做同学,它让我们在共同学习一篇课文的同时,有所感悟,有所觉醒,同时充满了童心,又像回到了童稚的幼年。

“人之初,性本善...... ”,孙子带着口齿不清的朗读声,正在把自己已经远逝了的记忆重新唤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论德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