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与俭
 
“贫乃顺境,俭即丰年”。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老祖宗几千年来对我们灌输的一种处世办法。
清贫对我们来说,不应仅是一种苦难,更应该说是一种磨难,它让人超越横逆穷困,立下雄心壮志,从而激励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奋发图强,取得一个接一个的丰硕成果,因此对我们来说,贫穷更多的时候是一种帮助,它让我们变得日益强大,更好地生活于天地之间,囊萤映雪、凿壁偷光、悬梁骨等故事,无一不是贫家子弟努力读书的好例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俭是一种美德,更是君子修身养性的良方,也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即使在丰收的好年景中,我们也不能有丝毫的挥霍浪费之举,而必须有长久的打算,以保证日后遇到困难时也能渡过难关,节俭度日是生存的需要,是致富的基础,如果平常节约,有粮常思无粮时,即使在荒年也可衣食无忧了。
当然,我们不应一味地去提倡贫穷,贫穷的滋味不好受,贫穷不是人过的日子,贫穷更不是我们的立家、立国之本,但是我们只是提倡一种面对贫穷时的心态,只有“贫贱不移”才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更是我们的一大财富。
节俭,只是我们越过了贫穷那个层次后的一种辅助手段,只有具有了这两样东西,才是我们所需要的人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