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捉知了

(2019-09-21 10:26:51)

                          捉知了

      小时候的天气总是很热,是那种潮湿气候往上蒸腾的一种闷热。

天的蝉声像一片无人指挥的大合唱,“知了、知了”的唱个不停,榆树上、柳树上、槐树上的背阴处,都爬滿了振翼的知了。

午后的太阳,依然似火,我们几个小伙伴凑在一起,每人手里拿一根长长的竹杆,来到树下捉知了。

    办法很简単,先要在竹杆的头上绑上一根铁丝,铁丝的上头又拴了一个用马尾围起的圆套,取马尾可是件挺冒险的活儿,你得悄悄地走到马的后侧,揪住一根马尾,先在食指上绕两圈,然后使劲一抻,等马感觉到疼了,抬起后蹄向后踢去时,早已猴子般麻利地躲开了。

    套子做好了,把竹杆从树的间隙中伸过去,套子先要从知了的头上往下慢慢退下来,知了起先用两只前爪扒拉套子,等它把两只前腿完全进入到套子里,然后猛地一甩,一只正在鸣唱的知了带着最后的歌声被捉在手里。

    到了晚上,把翅膀被揪掉了的知了放进锅里,灶底生起火来,然后把锅盖捂上,过一会儿,被炸成金黄色的蝉就可以送进我们这些馋猫的嘴里,听老人们说,知了是最干净的昆虫了,因为它的食物全是露汁。

 

                                                                                   逮蝼蛄

    蝼蛄是害虫,它那一对有力的前足像一把大钳子,不但能掘土,而且还可以咬食农作物的幼苗、根和茎。

   夏秋的亱晩,是蝼蛄最为活跃的时候。它们钻到房前屋后的糞堆里,此起彼伏地唱歌,蝼蛄的歌声很长,像一串流水,很少间断。

  我们一帮小伙伴,在圆圆的月光下,蹲到糞堆旁边,静静地听蝼蛄唱歌,偶尔一声响动,惊动了它们,稍作停顿,片刻之后,又旁若无人地接着唱起来。

    我们知道蝼蛄如此胆大,是因为它自恃是潜藏在松松软软的糞堆里,在这样的“剧场”里,是没有办法把它们从里边驱赶出來。

    但是,我们有自己的办法,我们沿着糞堆周围,找来几块砖头,放到糞堆顶上,稍微用脚踩几下,这样,糞堆顶上就平整了一些,再从旁边竖立着的秫秸垛上撧下一根高粱杆,放在上面的砖上,又拿起另一块砖来,在上靣反复碾轧。

    梃杆在两块砖中间,发出了“咕隆隆”的响声,不大一会儿功夫,蝼蛄的歌声停止了,再继续碾压下去,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响,蝼蛄终于受不了这种声音的干扰,就纷纷从糞堆里逃出来,成了我们的“猎物”。

 

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大处精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