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故与做人

(2019-09-17 20:49:25)

世故与做人

世故,原指“世间一切事故”,所以也叫做世面,但面有新有旧,故则都是先例和成规,也就是经验和教训,一个人世面见得多了,肚子里的故事、成规、教训相应地多起来,也就“深于事故”。

做人是头等大事,没有谁可以不做人,然而做人又是何其难也!比方说,一个人在单位上,是应该表现好一些呢,还是应该差一些呢?表现不好要受批评,表现太好又遭嫉妒,不好不坏,甘居中游,则又可能被视为平庸。又比如,你对某人某事某问题有看法,开会或别人来征求意见时是说还是不好呢?说是“锋芒太露”,不说,是“城府太深”,私下里说,是“两面三刀”,公开地说是“目中无人”。再比如,有人托了人情来求你,要办一件极难的事,是答应好呢,还是不答应好呢?不答应是不给面子,答应了办不成是“骗人”,实情相告是推托,含糊其辞又被视为耍滑头,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由是之故,中国人常常会感叹:“做人真难”!

做人难,难就难在这“人”原不是自己要做的,也不是为自己去做,而是为别人去做。这就不好办,如果是自己要做人,或者是为自己做人,事情就比较简单,做什么样的人,以及怎样做,都由自己决定,做好做坏,也都是自己的事,与别人无关,为别人做了,就麻烦了,做什么得看别人的意思,看人家的脸色,做得好不好,别人说了算,责任是自己的,批判权却在别人手里,这就可能花了钱,受累不讨好,一不小心“香也烧了,菩萨也得罪了”,或者是:“讨好了土地,得罪了灶王爷”。

为别人做人已是很难,何况这人还要做出来给别人看,在中国,一个人会不会做人,做得好不好,甚至是不是人,都取决于别人的看法,别人看着好,就好,看着不好就不好,然而要想所有的人都说好,又是何其难也!“一娘生九子,九子十条心”,每个人的立场,观点方法、标准都不一样,哪里统一得起来?“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又怎么会人人叫好?更何况:“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即便同一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也会有不同的看法,我们做人既然是为别人而做,是做给别人看的,当然也就由着别人品头论足、说三道四,就好比演戏,即然是演给观众看的,观众当然也就有资格叫好或者“喝倒彩”。

既然做人很难,也就只好“世故”一点。比如, 鲁迅先生说:“与名学流者谈,对于他所讲,当装作听不懂,太不懂被看轻,太懂了被厌恶,偶有不懂之处,彼此最为合宜。”道理也很简单,完全不懂显得自己太无知,幼稚甚至弱智,是丢面子的,句句都懂,则显得对方不过如此而已,并无高深之处,自己并不弱智,大家都有面子,当然“彼此最为合宜”。同理,与学问不多而职位较高者谈话,也最好“偶有不懂之处”,他如果完全都懂了,便显得你自己水平不高,会让他看不起,是丢面子的,甚至还会疑心你来讲这种常识性的问题,是不是存心要小看他,不把他放在眼里,反之,他如果完全不懂,又会疑心你故意卖弄,要把他比下去,让他丢脸,可见完全不懂和完全都懂是不行的,非半懂不懂不可,又可见中国人之所以要“世故”实在是做人太难而被逼出来的。

这就是中国式的“做人与世故”。

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蜣螂
后一篇:生命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