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保质期?
中国人日子过好了,不但食品有了“保质期”,就连吃喝的水都有了明晰的“保质期”。
桶装水、瓶装水有保质期,就连咱们老百姓平时吃的自來水、散装水都有保质期,这让人们对自己的生命保护到了慎之又慎的地步。
记得前些年,天上雨水充沛的季节,所有的坑坑洼洼都汇集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坑塘,这些囤积的雨水,就成了那时的饮用水。
其实那时的环境还算好,至少人们不用担心有农药瓶子和医用瓶子,只是有一堆堆像小丘一样的农家糞堆放在路旁,这些水的源头与地上的糞便有密不可分的缘份。
雨水沉淀过后便是清水,人们从家里挑來水桶,站在塘边用桶荡开水面的草屑,把水担回水缸里用來熬粥、和面,甚至可以放心地用瓢舀着喝生水,就是里边鳧着的小虫子,人们似乎都不在意。
这些年來,环境变得愈发恶劣,人们早已不敢触碰坑塘里的水了,况且从前的那些坑塘早已不见了,代之而來的是坑塘的边缘上长滿了茂密的芦苇,里面漂浮着彩色的塑料袋子。
水有保质期?也许这个理论是对的,但在实际中却不好操作,比如一戶农家花钱买进的一缸净化水,可以吃上几个月,有一些节俭的农民甚至可以吃半年到一年,如果真的看重了“保质期”,就只有半途倒掉。
最让人感到揪心的是中国西部的一些贫困地区,在这些水比油还贵的地区,一年中天上的降水也只有一百多毫米,人们把天上的雨水贮存起來,备作一年中的吃用,他们连一滴水都舍不得浪费,水成了他们最奢侈的物质。
前些年,由中国妇联牵头,捐资在西部地区修建“母亲水窖”,其实就是在地上挖一个坑,砌上砖再抹上水泥,大功告成后,让天上的雨水淙淙流进水窖,这些母亲们就这样从里边取出可怜的水,一瓢水分几样用,你说水的“保质期”对她们而言,还有意义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