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有位外国政客说过这样一句话:“中国的百姓是世界上最听话的顺民,他们一点儿反抗精神都没有”。西方人说这样话是否带有挑拨离间的意味,不得而知。
记得小时候,跟着母亲在房下的阴凉和一群小伙伴捉迷藏,母亲和婶子大娘们一边唠闲嗑,一边手中不停地飞针走线,“噌噌”地纳着鞋底,一个不对劲,“咯嘣”一声,手中的钢针断了,于是母亲把手中的半截针从线头上褪下来,连同断了的针尖,顺手插入砖碱上的苇草里。
记住了母亲插进断针的位置,第二天白天,找一根很长的秫秸,把它剥皮,顺着砖碱找过去,那根断了的针尖仍在,轻轻地把它拔出来,按在秫秸上,就成了“枪尖”,跑到树下穿知了。
前些日子,买了一把新葵扇,为了让它牢固一些,便找到一块皮子,拽出一条线来把针纫好,不料才缝了一半,针弯了,拿把小锤子敲打几下,钢针竟然直了,就这样,扇子缝完了,而钢针终于没有直起来,但也没有再折断。
针是纯钢做的,人们常把钢针形容为“宁折不弯”,这是从小时候就知道的道理,而今的钢针竟然会“宁弯不折”,这样的钢针不知是喜是忧,是好还是坏?它让我混淆了是非曲直。
现在的墙头很少是土墙,大部分是砖头加水泥,所以就很少有草在墙头上生根,可是从前的墙头上却可以生出很多很长的草来,风一动,墙头上的草就会随着风摆动起来。
我们常常把立场不坚定的人形容为“墙头草”,并且还在它的后面跟了一个注解叫做“随风倒”,借以嘲讽那些随风使舵的人们。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不妨做几次“墙头草”,它虽然让我们暂时丢弃了我们的主见,放弃了一些原则,但它起码不会把事情搞得太僵。
“墙头草”带给我们很多启示,它可以教给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生活,懂得很多化解矛盾的办法,虽然圆滑,但很实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