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印象
(2015-12-30 15:01:16)我这个人是一辈子都没见到过“大世面”的人,原因是没有趁机会出去旅游,偶尔出去一两次,也没有闲情逸致浏览一下风光。
但给我留下印象较深的还是有两次,并且是有幸去了两趟江南,一次是在浅秋时节,另一次却是在深冬。
时节不同,印象就不同,第一次到江南的时候,汽车沿着江边的公路颠簸而行,路不很宽,两旁生长着高高的木杉树,叶子被秋风刮得“沙沙”作响,油菜花黄黄的开在一眼望不到边的原野里,敞开的车窗透进一缕缕油菜花的清香。
下了汽车,徒步走在公路上,离路边很远的地方,一幢幢江南独有的楼房鳞次栉比,在绿油油的地里长出来,远处还传来一声声公鸡的啼鸣,还有白鹅向天的歌声,那时我感到一切都是那么新鲜,就连菜农们走在乡间小路上,挑着粪桶用长把的粪勺往蔬菜上泼撒都觉得像一幅油画。
快到无锡市郊的时候,路边上花农摆放着的南方那些叫不上名来的鲜花和盆栽的树木连绵不断,花枝招展,争奇斗艳,引得蜂蝶围绕它们嗡嗡乱转,好些买花人蹲在地上和花农们打价还价,只是他们说的南方土语让人听不懂。
第二次到上海是在临近春节,汽车几乎是日夜兼程,当天夜里很晚的时候,才在江南的一个县城里住下旅馆。
过去,经常听外出的人回来说:冬天旅游要到北方,因为那里有炉火。住下旅馆后方才知道这话不假,冰冷的冬天里,竟没有供暖设施,夜里只发给每人一条毛毯,光板床铺上躺着我们几个睡不着觉的北方人,只是冻得浑身瑟瑟发抖,半夜起来问服务员竟连热水都没有,也难怪,连这些服务员们也是手背上盖一块棉布帘,脸色红得像半熟的苹果,我猜想,那一定也是冻的。
天刚蒙蒙亮,我们便起床上路了,汽车飞一样驶进上海市,一路上蒙蒙细雨在迎接我们,汽车窗玻璃上的雨刷器一刻不停地来回摆动,雨水顺着玻璃往下流淌,马路上的积水被汽车碾挤得溅出很远。我们就在这样的天气里在上海市的一个饭店里住了两天,不过,上海市的条件比起那个县城的旅馆要好多了。
快过年了,我们也不愿在外多耽搁,就又坐汽车回家,回来时,已是腊月二十三了,有的人家早已放起鞭炮欢送“灶王爷”上路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