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纸的变迁
(2014-12-04 06:56:25)
标签:
情感 |
今天是“世界环境日”,作为人微言轻的人们,跟本谈不上什么世界观念,但也为了发表自己的见解,写出一篇小文章,没什么目的,凑数而已。
别看这个题目不雅,但是跟随自己的生活习惯也已经许多年,恐怕说來说去也可归到环保上。
小时候,拉完屎擦腚,(别笑,你也这样)这时,一般就是在野外就地扯一块庄稼叶片,或玉米或高粱叶,团巴团巴就解决了,现在想起来,特环保,再不然,就找块土坷垃,那时候,还流传着一句俏皮话:“土坷垃擦腚——迷了门了”。虽然这句话不好听,但实在,因为那时连地里都非常卫生,除了坷垃,恐怕连块砖头都找不到。
在学校里,没有别的可以替代,只有用小木棍,因为那时的书和夲子都不像今天这样富余,随便扯下一张都不行,就只好用小棍代替了,再说你总不能用手指头揩吧?说句不保密的话,那时屙完屎不擦腚,提起裤子來就跑的回数都不少!
在家里,一般的厕所都是由父亲把一节节的秫秸劈成小棍,俗称“擦腚棍儿”,提前撅好放在茅厕里手可以够得上的地方,等走出厕所的时候,大大小小,茅坑里都是木棍,就像插在饭盆里弄脏了的筷子。
再后来,随着报纸的增多,看不完的就成了手纸,其实这也是一种“厕所文化”,上厕所时,伱可以扯下一页杂志或报纸,蹲在便坑上,一边“学习”,一边用力,等报纸看得没劲了,底下的臭味也就提醒你差不多了,然后起身,擦腚,走人。
这手纸的改良,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兴起来也就二十多年,就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环保意识的改变,科学告诉人们要走向“文明社会”,这样,手纸的使用就是其中一项。
起初用的质地粗糙,不像现在这样规整,这样精良,那时也许意识仅仅替代报纸而已,但随着生活标准的日益提高,从上到下,都有了很大进步,并且有了紙巾、面巾、歺巾等各种称谓,随着种类的增多,用途也在增加。我很少使用面巾,只在一些大的宾舘和一些重要場合用到过,真奇怪,这些人们为什么不用毛巾而用了面巾呢?除此以外,我就知道纸巾是用来擦腚的,而歺巾却是用来擦嘴的。
说到底,世界环境的改变,从好到坏,都是人们一步一步从“野蛮”到文明“进化”来的,你看,仅是卫生纸一项,就从原来那么简單的“就地取材”到现在的“精心制造”,添了多少麻烦?这还是在纸与纸之间的进化,如果是发生在塑料包装上的进化,就更让人感到触目惊心了。
人总得跟上世界潮流,你现在让我口袋里装上一根小木棍走进厕所,我也做不到,可是,也别把卫生纸设计得多么精美,卫生纸再好,擦得还是腚!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