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改名字的故事

(2014-11-04 06:36:32)
标签:

育儿

改名字的故事

在中国,差不多每个人都有两个名字,一个乳名,一个大号,乳名是从出生那天父母给起的,因为小,叫个“小猫”、“小狗”的都听了令人舒服。

后来,终于到了入学的年龄了,其实在此之前,父母早就给酝酿好了,有的人家,尊从古训,“论资排辈”,这时的孩子们“论资”说不上,但“辈”却一定要排,所以起出来的学名一般都是按兄弟辈起个大号,反正思來想去,都想给自己的孩子起个既好听又有出息的名字,盼望自己的儿子将來可以有官当,有車坐。

也有的人家,脱离开这个不知多少辈子传下來的习俗,冥思苦想之后,实在想不起给自己的宝贝起个什么好名字來,这时才想起自己原来是书读得少了,请人翻过几本字典之后,见还是没有中意的,就只好花钱请“起名堂”的先生给安排一个,这些“先生”正好卖弄学问,所以就在字典上翻弄着给拣选一个,这样一來,钱花了,心安理得,坦然接受,那些个从一上学就令老师念着拗口的名字,大都是这样出来的,并且还差不多都是两个字,连姓带名全有了,排辈的意思一扫而光。

名字起好了,这也要看自己的造化,如果上了大学,自然就另当别论,无论乳名大号,都是在自己回到家时才可以听得到,尽管你对乳名已经有些不习惯,但却有人在叫,而那些仍在称呼你的却是自己最亲近的人,父母叫惯了,自己也听惯了。

如果伱将注定在农村当一辈子农民,这种乳名与学名的置換要有一段的路程要走,这时小名不但家人要叫,外人也要叫,有的人可以让人叫上几年或十几年,可有的人却要让人叫上一辈子,到死时前边还得给挂着小名。

邻村有一个年轻的后生,没有竟选村官以前,人们都习惯了叫他的小名,他也很坦然地接受,后來到了竞选的时候,他怕人家不知道他的大号,于是专门写出许多篇“告示”来张贴于墻上,在自己的大号后面用括弧注解上自己的乳名,这样全村人一下子才知道了他的大号,到写选票那天,靠大号他当上了村官,可过后除了乡政府的花名册外,全村人背后仍然喊他的小名。

在这个村上还有一位中年农妇,耿耿于女儿都已到了出嫁的年龄,却仍有许多人对她的丈夫称呼乳名,以至于给她家盖房子的建筑队跟她讨要结算款时,迟迟不肯付给,工头很纳闷,问她究竞为什么?她才说出了个中原因,逼得工头改变了称呼,这才终于如愿地拿到了工钱,事后,这位中年妇女说:“我非得让你们知道他的大号不可”!

只要有兴趣,仍然还可举出不少这样的例子,并且还不用走村串巷地去问,很快就可以搜集到一大堆近乎于大号小名转換间的人和事。

更改名字是人生中的一种转折,有的因为发达而更改,有的因发迹而更改,有的人因发臭而更改,这类人不是改得好听了,而是还不如以前,但不论是谁,改与不改是另一码事,只要你到了那个份儿上,自然就有人用一种方式来对待伱,其实你不必苛求,更没有必要太在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抵御之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