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三个晶体陨石大家一起欣赏。各种信息综合分析它们属于月球陨石!

(2013-05-15 16:40:20)
标签:

杂谈

分类: 陨石与太空

    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我收藏的三个漂亮的晶体陨石。在看我的晶体陨石前,大家先欣赏几张和月岩相关的图片,后面会对比利用得上!

http://s13/mw690/a2033900tdcc04ec41dac&690



http://s8/mw690/a2033900tdcc047c63dc7&690部分月岩、月岩静海石
http://s4/mw690/a2033900tdcc047af8403&690

第一个:特点:晶体无结构,尺寸:长、宽、高(CM):2.3、1.9、1.5(CM),大家注意最后一张图我标示出长宽在0.1MM左右的月亮静海石。

http://s16/mw690/a2033900tdcbfd439818f&690

http://s16/mw690/a2033900tdcbfd44765ef&690

http://s6/mw690/a2033900t7c79953bcc85&690

http://s11/mw690/a2033900tdcbfd465cd3a&690

http://s2/mw690/a2033900tdcbfd47a3b01&690

http://s2/mw690/a2033900tdcbfd49eaec1&690
http://s10/mw690/a2033900tdcc010c83809&690

   也许很多朋友要问我,上面的晶体陨石里不是出现了只有火星陨石才有的“伊丁石”吗?其实很久以前我也很困惑:月球陨石和火星陨石怎么分别才好呢?它们的成分特征是那么的相同!会不会搞糊涂了。后面我经过认真的思考和探索,终于是找到了一些区别的好方法了!下面我就给大家带来我的心得体会。

   虽然月球上和火星上都存在着众多晶体岩石和晶体矿物,但是两个星体的矿物成份是有较大差异的。在月球上众多岩石是含有“低铁假板钛矿”和高钼矿、高铬(Cr),比如TiS是棕黄的,不过很不稳定,会把水还原放出氢气。月亮上的钛是+3价的都有颜色,地球不过比较少见,溶液中的Ti3+都是紫红色的。月球上含有钛的岩石如果到了地球酸性环境下,Ti(IV)与H2O2形成一种深橙黄色的物质。月球上的高钼矿岩石到了富氧的地球也会产生黄色、红色等。月亮的铬(Cr)也会有类似现象,铬酸根显橙黄色,重铬酸根显橙红色,硫酸铬显蓝绿色。但是不管是月球上的纯钼也好、钛铁矿还是铬要想把来到地球上的岩石“染色”!这些矿物必须经过很高的温度,当然,在坠落大气层的大气摩擦高温中,他们都促成了这一些矿物的很大部分变成了游离态的物质。游离态的钼、钛、铬等只有在陨石中可以出现。所以来到地球上的月亮陨石大多是色彩缤纷的!这也是我个人长期研究总结的观点!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地球岩石和矿物。

http://s4/mw690/a2033900tdcc164878523&690辉长岩和铁辉长岩(富含钛铁矿)
http://s12/mw690/a2033900tdcc1729c229b&690 橄榄岩http://s12/mw690/a2033900tdcc18adb9a6b&690石英(下图也是石英)
http://s14/mw690/a2033900tdcc1878eec2d&690
http://s10/mw690/a2033900tdcc192f198c9&690

http://s12/mw690/a2033900tdcc1930022bb&690 钻石原石

 

下面,我继续给大家发我的第二个晶体陨石,判断也是来自月亮的陨石!表面高温特征明显!第二个:尺寸:2*1.8*1.5,同样是爆炸分离体,表面有陨石坠落地球大气层高温产生的陨流物。本晶体陨石特点也是晶体结构完全变异,和地球已知各晶体结构有差异。
http://s13/mw690/a2033900tdcc1b1a415cc&690

http://s4/mw690/a2033900tdcc1b1a8a9e3&690

http://s11/mw690/a2033900tdcc1b1c1ae3a&690

http://s11/mw690/a2033900tdcc1b1c778ca&690

http://s1/mw690/a2033900tdcc1b1d84150&690

最后给大家送上第三个晶体陨石,同样推测来自月亮!这个是没有爆炸分离的,是个整体陨石!但更小。表面高温特征明显,表面有陨石坠落地球大气层高温产生的陨流物。但是很明显它们三个的共同点是:晶体构造完全和地球所有的晶体结构结构不一样,我就给这种晶体结构起一个名字:“新晶体陨石变异结构。”星友们可以给予我建议,尺寸:1.8*1.7*1.6

http://s11/mw690/a2033900tdcc1cc0995aa&690

http://s15/mw690/a2033900tdcc1cc0f98ee&690

http://s15/mw690/a2033900tdcc1cc1f8ece&690

http://s10/mw690/a2033900tdcc1cc392379&690

http://s9/mw690/a2033900tdcc1cc3dbdb8&690

http://s1/mw690/a2033900tdcc1cc4dae20&690

http://s2/mw690/a2033900tdcc1cc5fa9e1&690

http://s7/mw690/a2033900tdcc1cc6c50f6&690
    大家知道从石头表面观察是否陨石的方法很多,在文章的最后,我告诉星友们我观察大部分陨石是否是高温熔壳我的原创小窍门,当然这一概念也是我观察陨石外观方面在全球的首创概念技巧。这是我从以上三个晶体陨石的表面状况得到的灵感,大家知道能量改变是放热性(exothermic)的。我可以形象的说陨石在坠落地球的大气层过程一直到地面凝固。经过地球大气层的短时间发生的能量转换问题,那就是部分物质从固体转化为熔化在转化为固体的过程,陨石中有的物质从本身的化合态变成了游离态,经过短暂又复杂的变化,我简单表示一下:(固体---含液态的半固体---固体)。例如在大气环境下,当陨石坠落时水分子因高温从表面蒸发时,热能是由该水分子传送至含有较多水蒸气而较低温度的空气中。由于在将水转水蒸气需要能量,水蒸气就是释放能量的物体。若水蒸气经由凝结或沉积转为液态或固态,储存了的能量会以能感受的热能释放。因此,当物体由固态转为液态,该物体将吸收潜热。相反,由液态转为固态,物体将释放潜热。这就是以上三个陨石表面出现释放潜热的根本特征,同时,这种能量变化可以适用到其他种类陨石的表面——陨石的表面高温特征!
好了,图片发完了,希望观看的朋友们共同探讨并给点评价!谢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