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残月淸风
残月淸风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532
  • 关注人气:25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揭秘锦衣卫

(2012-07-23 01:25:36)
标签:

朱元璋

中国

明朝

特务组织

蓝玉案

分类: 史海沉勾

http://s13/middle/a1feb0cfnc56e45cc1fbc&690

http://s11/middle/a1feb0cfnc56e45fd2a7a&690    

    封建社会自秦朝以来,历朝历代都在用着各种手法维护着统治者的利益,他们目标是一致的,只是方法不同而已。到了明朝的朱元璋,又发展了一个统治人民的利器,那就是特务组织锦衣卫,锦衣卫的出现是中国历朝历代不能比拟的,相互告发,人人自危,成为明朝时期统治的一大特色。
    朱元璋是由平民出身打天下的,中国封建社会有一个怪圈,凡是由哥们一起打天下的,曾经在一个被窝睡觉的,打下天下后都不得善终。最后掌握皇权者或是为了保持自己的权威,或是为了利于下一代接班,都要对年轻时摸头拍背的哥们功臣进行诛杀,以防他们功高震主。对此朱元璋有一句最精辟的信奉∶“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
    明朝建立以后,朱元璋比历朝皇帝犯的疑心病还重,对身边的战友越有能力的越不放心。宋朝的赵匡胤也是对功臣不放心,但他采取的办法还是有些人情味,就是对功臣给你好吃好喝,交出权力,回家休息,今后只能想着自己的老婆、孩子、热炕头,国家大事不用他们再考虑了。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杯酒释兵权”的故事。

 

    朱元璋反其道而行之,他主要是怕祸及其子,不利于今后的传宗接代,于是在洪武二年成立了锦衣卫的特务组织。并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查、逮捕、审问活动,且不经司法部门而成为一个我行我素的独立部门。
   朱元璋首先拿丞相胡惟庸是问,并于洪武十二年开刀问斩,胡惟庸一案株连多达万人,最后连太师李善长也受牵连,77岁时李善长全家满门抄斩。
   接着十三年后朱元璋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掉了功臣蓝玉。蓝玉对于朱元璋那是够赤胆忠心的,蓝玉被诛杀天下喊冤,但蓝玉案还是又株连一万多人,蓝玉案后明朝功臣凋零。
   这样的诛杀连太子朱标都看不下去,进谏说∶“陛下诛戳过滥,恐伤和气。”当时朱元璋没有说话。第二天,他故意把长满刺的荆棘甩在地上,命太子拣起。朱标怕刺手,没有立刻去拣,于是朱元璋说∶“你怕刺不敢,我把这些刺去掉,再交给你,难道不好吗?”现在我杀的都是对国家有危险的人,除去他们,你才能坐稳江山。
   锦衣卫不但对付大臣,还按皇帝的意思私下打探军情民意,凡是有一点对皇帝不利的言论都逃不过他们的耳目,当地的官吏也不敢随便过问他们的事情。只要流露出对他们的不满,都有可能被抓去受刑,而一旦被抓去,那就是九死一生,最轻也要落个残疾的下场。朱元璋将锦衣卫派到各地,事无巨细,他都要听,包括大臣家晚上请的什么客,作的什么诗,第二天上朝有时朱元璋还装出无意的样子当面提醒酒宴中的细事,群臣无不惊骇,在朝廷上战战兢兢,而朱元璋恰恰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明史记载,锦衣卫常用的刑具有十八套,夹棍、脑箍、拦马棍、钉指等都包括其内。其中有一项“杖刑”的执行非常有讲究,对一般的犯人行刑管只说“打着问”,其意不必太重,当犯人不配合,改说“好生打着问”其意力道加大,当行刑官被激怒直接脱口“好生着实打着问”,此时犯人只有进气没有出气了。从封建王朝历史看,明朝是特务组织最恐怖的一个王朝,而它的由来也是有其原因的。
  朱元璋是以布衣起家,他对民间的活动了如指掌,知道民间力量的强大对政治的稳定有着巨大的影响,害怕在他执行时期也由于民间的反抗而翻船。在政治上继续集权同时,朱元璋军事上开始分权,该原来的一个大都督府为后来的五个大都督府,军队分而治之而行不成反抗力量。同时建立锦衣卫机构,直接归自己管辖,在军队两套系统之外建立了第三套监视机构,使军、政、特务相互监视,相互制约,欲至天下人于鼓掌之中。
   在明代200余年的历史中,锦衣卫始终扮演着特殊的角色。它听命于皇帝,又受制于宦官;它对加强皇权居功赫赫,又因恃权妄为而劣迹斑斑;它力图维护明朝的统治,却又为明朝的灭亡种下了祸根。锦衣卫的功过是非,值得人们思考。  http://img.tongji.linezing.com/2931826/tongji.gif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