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阶段的幼儿为何会出现咬人的现象? 冰冰
(2012-09-26 16:03:59)
标签:
杂谈 |
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在适应这一新的环境中,往往表现出多样性,咬人就是其中一种现象。经多方的了解我个人认为造成宝宝这种咬人行为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表达一种情绪
一般而言,小班宝宝咬人并无恶意。由于不懂得用语言自我的生活感受,常常通过咬人来表示自己的兴奋和激动。如有时同伴间的矛盾不知如何表达就用动作代替。
2.表达一种认识
小班宝宝已有了一定的对外部世界认识和分辨的能力,但其语言表达能力欠缺。当他无法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意思时,有时就会急得咬人。如,有时和同伴争抢玩具,有的幼儿会用咬人来告诉同伴:这是我的!
3.表达一种愿望
由于自我意识和能力的差异,小班宝宝很多时候很难找到合作和交流的伙伴,有时遇到交往上的困难时往往也会采取咬人的方式。
4.已经成为一种习惯
当宝宝开始长牙,抓到什么东西就咬,时间一长宝宝咬人就成了一种习惯。
5.是一种社会性模仿
社会性模仿是托班宝宝学习的一个重要媒介,但当他们看到其他小朋友咬人时,有时也会尝试着去咬别人。
根据宝宝的种种情况,我进行了反思:现在我们班的孩子正是模仿的年龄阶段,如果到时候其他的小朋友也模仿到了这种攻击性行为该怎么办?于是我寻找资料、学习并根据宝宝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以下措施:
1.预防为首要。
2.要有耐心,着重教育。
3.注意缓解,多关心。
4.让孩子学会使用语言。
小班幼儿的情感水平较低,而且外露,不稳定,所以小班宝宝咬人现象大多是生理和心理上的阶段性问题,还不属于攻击性行为。开学初宝宝间出现咬人、打人现象相对多,这也是他们对陌生环境中一种自我保护的表现吧!现在随着孩子们的不断适应和年龄的增长,这一现象在慢慢减少.所以除了正确的引导,还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这只是成长阶段的过程.
同时感谢家长一直对我们工作的配合和理解,帮助宝宝一起度过每个不同的成长阶段!如:遇到问题,家长和我们老师进行交流,不要直接去训斥其他孩子,自家的宝宝如有这种现象要配合老师进行引导等.相信在大家的一起努力下宝宝们会越来越和睦的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