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姑娘做衣裳》活动反思
(2013-04-28 09:02:22)
《月亮姑娘做衣裳》是一节语言课,这则故事把月亮拟人化地比做姑娘,重点是理解童话故事中月亮变化的自然现象。在活动设计中,我们首先引导幼儿根据已有的经验,描述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月亮的样子;然后鼓励幼儿大胆地结合生活经验,想像和猜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我有序地也示月亮变化的图片,幼儿结合故事节的发展,观察图片上月亮的变化。然后,通过对故事的提问,着重引导幼儿思考“月亮姑娘为什么穿不上衣裳”。在理解故事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感受月亮的不断变化。
在这次活动中,我所设计是的中班语言活动"月亮姑娘做衣裳”,活动的目标为三点:1.学习看书,能理解图意,根据图意进行简单讲述。2.理解故事内容,初步了解水面会成像的有趣现象并尝试进行故事表演。3.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在设计方案的时候,我根据我班的学习特点提出了在活动中需要探究的问题,即:如何结合故事教学提高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在活动后,我根据活动中情况围绕所提出的问题作以下反思。
1.幼儿阅读时间的把握及形式的调整。
在活动开始的第一个环节中,我预设的内容是让幼儿阅读故事、讲述故事。在实施的过程中,我所留给幼儿的时间却较少,使得许多幼儿没有了讲述的机会。分析情况可以看出,幼儿与幼儿之间的学习水平是有差距的,教师在指导过程中应考虑到幼儿存在的差距,并进行相应策略的调整,即:可以通过形式上的调整来保证每位幼儿有讲述的机会,让先看懂图意的幼儿自己讲,后看懂图意的幼儿在集体中讲或者相同速度的幼儿互相讲,有了这样一种互相协调的过程,就能提高幼儿的学习效率了。
2.目标设定与方案设计中的一致关系。
在活动中,我所提出的问题是"如何结合故事教学提高幼儿阅读能力的发展?,并且在设计活动方案时根据问题制定了目标,但是从活动开展的情况来看,所设计的环节多数还是比较传统的,所要体现的"阅读”要求并没有明显地表现出来,"阅读”的分量与"表演”的分量没有什么轻重,因此根据这类情况,我试想在设计环节中,需要与目标的制定达成一致,如可以尝试这样来调整环节:幼儿在初次阅读后,就可以安排幼儿表演的内容,幼儿在通过表演后就能积累较多的语言经验,然后教师在安排幼儿的阅读活动,并重点放在指导幼儿的阅读顺序上,通过这样的一种调整,就可能会更贴切于目标,更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通过这次活动,活动过程中,我不仅引导幼儿用视觉、语言感受月亮的变化,而且可以通过身体动作表现月亮的变化,我还用角色表演的方式请幼儿表演各个阶段的月亮姑娘,多种方式的参与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感受月亮在不断的变化的,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