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认识的第一个日本女性

(2012-08-03 12:39:29)
标签:

彭远札记

萧萧

箱根风云录

高仓辉

日中友好

杰出女性

http://s2/small/a1f85dbdgc6551f480de1&690

    我认识的第一个日本女性

 

     / 彭 远

 

    每年到8.15前后,各式媒体上有关中日关系的话题有意无意的增多起来,这是因为60多年前结束的那场战争给中日两国人们留下深深的烙印。就芸芸众生的个体而言,或多或少影响到个人的生活道路。

我认识的第一个日本人,是我童年时小伙伴的母亲。50年代,我在北方一座城市读小学,老师要求住处相近的同学结成课外学习小组,轮流到各自的家里写作业。一来二去地稍微知道些同学家的秘密(房间摆设、大人职业等),不知怎的发现蔡姓同学的妈妈是日本人,而且还是作家。甚至还看到了他妈妈写的书《箱根风云录》,厚厚的,翻了几页就放下了。记得回到家里从我父亲(在中学任教)那里得到了证实:该同学的母亲叫萧萧,日侨,丈夫是中国人,《箱根风云录》是从日文翻译过来的。从此,在我这个小学生的脑中模模糊糊留下日文翻译两个词。

谁曾料想,长大以后,我竟然学了日本语专业,原原本本地读到了日本作家高仓辉的原著『ハコネ用水』,又拿起童年时读不懂的萧萧的中文译著《箱根风云录》,对照提高语言能力、推敲翻译技巧。以至后来从事了大半辈子与中日交往相关的职业,真叫造化弄人! 

不久前,我从前辈翻译家文洁若的回忆文章了解到,萧萧,本名伊藤克,1915年生于东京。与旅日华侨青年结婚后,随夫回到中国。日本侵华战争时,她改名乔装颠沛流离。日本投降后,她随夫到东北,解放后在鞍钢图书馆当资料员并开始翻译日本战后小说。《箱根风云录》就是她最初的译作,据说,隐名埋姓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周作人为该书做过校订(文洁若语)。60年代离异,将子女留在中国,只身回日本,在语言学院从事中文教学,并把我国的一些长篇小说译成日文,致力日中友好运动。1980年,经我国政府同意,伊藤克又回到中国,继续从事翻译和任教。85年在京病逝。

我不会忘记,童年时认识、老年时再认识的萧萧(伊藤克)---这位在自己70年的一生中,充当了中日两国间一座桥梁的杰出女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