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手写我心---看图说话写话
(2019-12-30 17:58:28)
标签:
教育 |
|
课题:我手写我心---看图说话写话 |
||||
|
科目:语文 |
教学对象: |
课时: |
||
|
提供者: |
顾慧敏 |
|||
|
|
||||
|
看图写话是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根据图上具体形象的内容进行想象写话。这种训练,可以由看一幅图写一句话或一段话,到看几幅图写一段或几段通顺完整连贯的话。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习惯的重要凭借之一。 语文课标中指出: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而看图作文正是低年级习作(写话)的主要形式,它以图画的视觉冲击学生的眼球,可以大大的引起学生习作的兴趣。 |
||||
|
二、教学目标 |
||||
|
|
||||
|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
||||
|
2、低年级学生思维敏捷,回答问题积极性高,但由于他们具有争强好胜、急于表现自己的心理,在回答老师提问时,往往欠思考。 3、注意力的短暂性,据研究材料统计,5--7岁儿童聚精会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平均时间是15分钟;7--10岁是20分钟左右。 |
||||
|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
||||
|
|
||||
|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
||||
|
重点:学会按“什么时候,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说一完整的话。 难点:掌握“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 的基本格式,学会用两三句话写出图画的内容。 |
||||
|
六、教学过程 |
||||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
|
课前活动----课堂约定: |
生:端正 生:向前看 |
快速集中注意力,聚焦课堂 |
||
|
一、导----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积累词语-----出示课件“我会读” 听说咱们班同学读书可棒了,今天老师很想听听你们读一读,愿意读给老师听吗? 2、说一说读了上面的词语自己发现了什么?
3、说一说:你能再分别说出表示时间、人物、地点、干什么的词语吗?(小组交流--班级交流) 4、 我会模仿我会说----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不仅读得很好,说得也很好,现在老师把这些词语连成一句完整的话,你们还会读吗?试试看。 师:我们刚才把四个词语连成了一句话,可是这并不是完整的一句话,好像少了什么?他们该站在哪里呢?指生答。 |
以开火车的形式分四组分别读表示“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四组词语 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规律,给词语分类 以小组说一说的形式在组内交流知道的词语 学生齐读这句话,小对子互读。 组内练习连词成句,全班交流 仔细观察,找出标点符号“,”和“。”并指出正确的位置。 |
兴趣和好奇是低年级儿童重要的年龄心理特点,他们的理解力较慢、理解的内容较少,要靠具体的、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开始以简单常见词语的形式分别描绘了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来描述具体情境,直观显示、展现意境,强化感知,促使学生有表现欲,解决好“说什么”的问题。 我会模仿我会说的思维活动过程中,内部语言随之迅速进行着,在这基础上,顺势把内部语言过渡到外部语言,用完整的一句话表达“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 正确认识标点符号的用法和完整句子的形式,为以后写作奠定基础。 本环节由词到句层层深入重点培养学生认真看、注意听、善思考的习惯。 |
||
|
二、练----交际互动、实践往来 1、出示幻灯:放风筝、钓鱼图片,认真观察图片,用“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句式说一句完整的话。 2、出示幻灯:堆雪人、老鹰捉小鸡图片,
|
小组交流,小对子互相说一说。 全班交流 个体练习 对子互练 全班交流 |
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说话资源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充分激发学生说话的积极性, 解决好怎样说好“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的一句完整的话的问题。 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对图画的观察和思考,再在课堂上,有目的、有步骤地组织学生进行个体练习、同桌互练、集体指导等正式的训练指导,使学生能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本环节重点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敢说的良好习惯。 表达得准确、到位;运用对话言语时,清楚明白表达自己的意思,要说得“得体”;运用“体势”语言,要适度、准确。 |
||
|
三、综合训练、整体发展 1、出示值日场景图片:
2、范文展示: 师:同学们,我们还可以把说的写下来呢。你们看,这是另一个班上的一个同学写的。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这段话有什么时候特点呢? (师强调写话注意事项:) (1)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 (2)写清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人多的时候我们就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来写,人少的话我们可以直接写人物名称。 3、我会写,巡视指导,选出学生习作。 4、讲评学生习作。 1、投影展示学生习作(好差各一篇) 2、集体评议。 |
自由发言 学生学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说完整的一段话 学生齐读 认真观察,积极发言 大胆交流写一段话的基本格式 学生独立练习写话。 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
由看一看,说一说到练一练,真正落实到纸上,进行有序的说话写话训练,激发他们浓厚的说话兴趣,启发和训练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准确,合乎思维逻辑,从而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使学生逐步积累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为今后的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环节培养学生勤交流、善总结的习惯。 |
||
|
七、教学评价设计 |
||||
|
A级标准:(8——10分) (1)有良好的回答问题的意识与习惯,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能在课堂的讨论与学习中,联系文本与生活经验,准确阐释自己的观点与感悟。 (2)乐于与别人分享学习收获,能在参与中享受展示自己的快乐。 (3)有良好的听课习惯,善于倾听。 (4)能就有疑异、有分歧的观点深入展开讨论或交流,探究意识强烈。 (5)乐于以不同方式与同学进行合作,在合作中沟通、分享、互补。 B级标准:(5——7分) (1)能参与课堂的交流与学习,有主动回答问题的意识,能力所能及地组织语言,阐释自己的观点、看法,观点基本正确。 (2)能主动与同学分享学习收获,交流看法。 (3)课堂上能集中精力听讲,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4)能听懂别人的观点,有进一步参与谈论与学习的意识与愿望。 (5)懂得合作与沟通的重要性,自觉参与同桌或小组的交流学习。 C级标准:(3——5分)
(1)课堂参与意识较差,主动回答问题的意识薄弱,不能积极地融入到讨论与交流中,即兴组织语言的能力较差。 (2)被动参与多,不能主动与同学分享学习收获,交流看法。 (3)课堂上能认真听讲,但精力集中时间短,倾听习惯有待形成。 (4)能基本听懂别人的观点,但畏难情绪强,进一步参与谈论与学习的意识与愿望不够强烈。 (5)能参与同桌或小组的交流合作活动,但合作意识、合作能力有待提高。 |
||||
|
|
||||
|
|
||||
|
九.教学反思 |
||||
|
本节课主要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本环节由词到句层层深入重点培养学生认真看、注意听、善思考的习惯。 二、练 老师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对图画的观察和思考,再在课堂上,有目的、有步骤地组织学生进行个体练习、同桌互练、集体指导等正式的训练指导,使学生能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本环节重点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敢说的良好习惯。 表达得准确、到位;运用对话言语时,清楚明白表达自己的意思,要说得“得体”;运用“体势”语言,要适度、准确。 三、展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值日或打扫卫生、课间活动的更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发挥个性和语言创造力,进行综合的说话写话训练。 学生写作时教师巡视分别找出好中差各两份,现场讲评修改。 本环节培养学生勤交流、善总结的习惯。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一年级的小朋友掌握看图的方法,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想像,启迪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根据地想,合理地想;再鼓励学生把看到的,想到的连成完整的句子表述出来。这节课上,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基本轻松掌握了“看图说话写话”的方法。 令我眼前一亮的是第二个环节,出示第一组图片放风筝、钓鱼的图片时,同学们都按照”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纷纷发言,也在我预料之中。一个女同学,除了说出标准的句式之外,又加了表情的描写,“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呀!”。此时,我问她:“你为什么这样写呢?”她说:“我从图上看到他在笑,肯定开心!”“你真是一个会观察、会表达的孩子!”,于是“下课了,同学们在绿色的草地上高兴地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瞧,他们玩得太高兴了!”......这样的句子犹如雨后春笋争相冒出来。教师智慧地抓住课堂生成资源,会令课堂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