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手写我心---看图说话写话

(2019-12-30 17:58:28)
标签:

教育

课题:我手写我心---看图说话写话 

科目:语文

教学对象: 一年级

课时: 一课时

提供者:

顾慧敏           单位: 邯郸市复兴区百花小学

    一、教学内容分析

 看图写话是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根据图上具体形象的内容进行想象写话。这种训练,可以由看一幅图写一句话或一段话,到看几幅图写一段或几段通顺完整连贯的话。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习惯的重要凭借之一。

语文课标中指出: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而看图作文正是低年级习作(写话)的主要形式,它以图画的视觉冲击学生的眼球,可以大大的引起学生习作的兴趣

 

二、教学目标

    1.仔细观察图画,看懂图意,

    2.学会按“什么时候,谁在哪儿于什么”的句式说一完整的话。(重点)

    3.掌握“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 的基本格式,学会用两三句话写出图画的内容。(难点)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兴趣和好奇是低年级儿童重要的年龄心理特点, 受识字不足、词汇缺乏、抽象思维能力弱,常常出现“心中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的情形。他们的理解力较慢、理解的内容较少,要靠具体的、直观的形式去理解。低年级的学生意志力比较差,缺乏耐心和毅力,不善于对自己的活动提出明确的要求,总是需要教师或家长向他们提出行动的具体要求,才能较好地完成任务。

2、低年级学生思维敏捷,回答问题积极性高,但由于他们具有争强好胜、急于表现自己的心理,在回答老师提问时,往往欠思考。

3、注意力的短暂性,据研究材料统计,5--7岁儿童聚精会神地注意某一事物的平均时间是15分钟;7--10岁是20分钟左右。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看图写话是指导学生观察图画,根据图上具体形象的内容进行想象写话。这种训练,可以由看一幅图写一句话或一段话,到看几幅图写一段或几段通顺完整连贯的话。看图写话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表达能力和思维习惯的重要凭借之一。

    语文课标中指出: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而看图作文正是低年级习作(写话)的主要形式,它以图画的视觉冲击学生的眼球,可以大大的引起学生习作的兴趣;以图画的呈现方式又让学生避免经历从浩如烟海的生活场景中无从择取习作材料的困境。图画是生活的场景,我们在“看图习作”的教学中就应该努力为学生复苏或创造这样的生活场景。以习作内容为契机,引导学生去捕捉生活中类似的场景,在这样的训练中可以逐步地让学生学会为生活拍照。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学会按“什么时候,谁在哪儿干什么”的句式说一完整的话。

难点:掌握“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 的基本格式,学会用两三句话写出图画的内容。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活动----课堂约定:

  师:坐姿----

  师:眼睛----

 

 

生:端正

生:向前看

 

快速集中注意力,聚焦课堂

一、导----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积累词语-----出示课件“我会读”

听说咱们班同学读书可棒了,今天老师很想听听你们读一读,愿意读给老师听吗?

 

2、说一说读了上面的词语自己发现了什么?

   师随学生发言板书:什么时候? 谁? 在哪里?干什么?

 

 

 

 

 

3、说一说:你能再分别说出表示时间、人物、地点、干什么的词语吗?(小组交流--班级交流)

 

 

 

 

4、 我会模仿我会说----出示课件  

 

 

 

 

师:同学们不仅读得很好,说得也很好,现在老师把这些词语连成一句完整的话,你们还会读吗?试试看。

 

 

 

 

 

 

   

 

师:我们刚才把四个词语连成了一句话,可是这并不是完整的一句话,好像少了什么?他们该站在哪里呢?指生答。

 

 

 

 

 

 

 

 

 

 

 

以开火车的形式分四组分别读表示“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四组词语

 

 

 

 

 

学生在阅读中发现规律,给词语分类

 

 

 

以小组说一说的形式在组内交流知道的词语

 

 

 

 

 

 

 

 

 

 

 

 

 

学生齐读这句话,小对子互读。

 

组内练习连词成句,全班交流

 

 

 

仔细观察,找出标点符号“,”和“。”并指出正确的位置。

兴趣和好奇是低年级儿童重要的年龄心理特点,他们的理解力较慢、理解的内容较少,要靠具体的、直观的形式去理解。

开始以简单常见词语的形式分别描绘了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来描述具体情境,直观显示、展现意境,强化感知,促使学生有表现欲,解决好“说什么”的问题。

 

 

 

 

 

 

 

 

 

 

我会模仿我会说的思维活动过程中,内部语言随之迅速进行着,在这基础上,顺势把内部语言过渡到外部语言,用完整的一句话表达“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

 

正确认识标点符号的用法和完整句子的形式,为以后写作奠定基础。

本环节由词到句层层深入重点培养学生认真看、注意听、善思考的习惯。

 

二、----交际互动、实践往来

1、出示幻灯:放风筝、钓鱼图片,认真观察图片,用“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句式说一句完整的话。

 

 

 

 

 

 

 

 

 

2、出示幻灯:堆雪人、老鹰捉小鸡图片,

   师:刚才出示的画面人物都是一个人,我们给他起一个好听的名字就可以了,而现在画面上是两个人、多人,我们该怎么表达呢?

 

 

 

 

 

 

 

 

 

 

 

 

 

 

 

小组交流,小对子互相说一说。

全班交流

 

 

 

 

 

 

 

 

个体练习

对子互练

全班交流

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的说话资源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充分激发学生说话的积极性, 解决好怎样说好“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的一句完整的话的问题。

 

 

 

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对图画的观察和思考,再在课堂上,有目的、有步骤地组织学生进行个体练习、同桌互练、集体指导等正式的训练指导,使学生能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本环节重点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敢说的良好习惯。 表达得准确、到位;运用对话言语时,清楚明白表达自己的意思,要说得“得体”;运用“体势”语言,要适度、准确。

 

三、综合训练、整体发展

1、出示值日场景图片:

 师: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了干什么呢?

 

 

 

 

 

 

 

 师:同学们,我们可以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把刚才说的句子连成一段话。我们来试试看,师引: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运动。他们有的......

 

2、范文展示:

师:同学们,我们还可以把说的写下来呢。你们看,这是另一个班上的一个同学写的。

 

师:同学们仔细看看,这段话有什么时候特点呢?

(师强调写话注意事项:)

1)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占一格。

2)写清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人多的时候我们就用“有的…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来写,人少的话我们可以直接写人物名称。

3、我会写,巡视指导,选出学生习作。

4、讲评学生习作。

1、投影展示学生习作(好差各一篇)

2、集体评议。

 

 

 

 

 

 

 

 

 

自由发言

 

 

 

 

 

 

 

学生学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还有的......说完整的一段话

 

 

 

学生齐读

 

 

 

 

 

 

 

认真观察,积极发言

大胆交流写一段话的基本格式

 

 

 

 

学生独立练习写话。

 

 

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

 

 

 

 

 

 

 

 

 

 

 

 

 

 

 

 

 

 

由看一看,说一说到练一练,真正落实到纸上,进行有序的说话写话训练,激发他们浓厚的说话兴趣,启发和训练学生把话说完整、说准确,合乎思维逻辑,从而培养良好的说话习惯,使学生逐步积累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水平,为今后的作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环节培养学生勤交流、善总结的习惯。

 

七、教学评价设计

A级标准:(8——10分)

(1)有良好的回答问题的意识与习惯,思维活跃,参与意识强,能在课堂的讨论与学习中,联系文本与生活经验,准确阐释自己的观点与感悟。

(2)乐于与别人分享学习收获,能在参与中享受展示自己的快乐。

(3)有良好的听课习惯,善于倾听。

(4)能就有疑异、有分歧的观点深入展开讨论或交流,探究意识强烈。

(5)乐于以不同方式与同学进行合作,在合作中沟通、分享、互补。

 

B级标准:(5——7分)

(1)能参与课堂的交流与学习,有主动回答问题的意识,能力所能及地组织语言,阐释自己的观点、看法,观点基本正确。

(2)能主动与同学分享学习收获,交流看法。

(3)课堂上能集中精力听讲,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

(4)能听懂别人的观点,有进一步参与谈论与学习的意识与愿望。

(5)懂得合作与沟通的重要性,自觉参与同桌或小组的交流学习。

 

C级标准:(3——5分)

(1)课堂参与意识较差,主动回答问题的意识薄弱,不能积极地融入到讨论与交流中,即兴组织语言的能力较差。 

(2)被动参与多,不能主动与同学分享学习收获,交流看法。

(3)课堂上能认真听讲,但精力集中时间短,倾听习惯有待形成。

(4)能基本听懂别人的观点,但畏难情绪强,进一步参与谈论与学习的意识与愿望不够强烈。

(5)能参与同桌或小组的交流合作活动,但合作意识、合作能力有待提高。

 

    八、板书设计

                                   

                                                

                  什么时候        在哪里    干什么      

                

 

                  有的......有的......有的......                        

                                                        

九.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设计了三个教学环节:  

   一、 导  :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 想说 )   

本环节由词到句层层深入重点培养学生认真看、注意听、善思考的习惯。

二、练  :  交际互动,实践往来    ( 敢说、会说)

老师以问题来引导学生对图画的观察和思考,再在课堂上,有目的、有步骤地组织学生进行个体练习、同桌互练、集体指导等正式的训练指导,使学生能清楚、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本环节重点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敢说的良好习惯。 表达得准确、到位;运用对话言语时,清楚明白表达自己的意思,要说得“得体”;运用“体势”语言,要适度、准确。

三、展  : 综合训练,整体发展  (会用)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值日或打扫卫生、课间活动的更熟悉的情境,让学生发挥个性和语言创造力,进行综合的说话写话训练。

学生写作时教师巡视分别找出好中差各两份,现场讲评修改。

本环节培养学生勤交流、善总结的习惯。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一年级的小朋友掌握看图的方法,能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观察想像,启迪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根据地想,合理地想;再鼓励学生把看到的,想到的连成完整的句子表述出来。这节课上,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基本轻松掌握了“看图说话写话”的方法。

令我眼前一亮的是第二个环节,出示第一组图片放风筝、钓鱼的图片时,同学们都按照”什么时候,谁,在哪里,干什么“的句式纷纷发言,也在我预料之中。一个女同学,除了说出标准的句式之外,又加了表情的描写,“看,他们玩得多开心呀!”。此时,我问她:“你为什么这样写呢?”她说:“我从图上看到他在笑,肯定开心!”“你真是一个会观察、会表达的孩子!”,于是“下课了,同学们在绿色的草地上高兴地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瞧,他们玩得太高兴了!”......这样的句子犹如雨后春笋争相冒出来。教师智慧地抓住课堂生成资源,会令课堂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