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飨,安吉的祭祖风俗
(2012-03-23 10:22:39)
标签:
杂谈 |
安吉历史悠久,从距今78万年的远古时代起,先民们就在这块土地上生息、劳作。清朝末年,瘟疫和战争使人口锐减。后清廷鼓励移民垦荒,外地民众纷纷涌入。目前安吉是一个以来自河南、安徽、湖北以及浙江宁、温、台、绍等地的外来移民为主的移民县。悠久的历史以及丰富多彩的移民文化的交流、融合,造就了安吉特有的民风民俗。
“祝飨”是安吉民间非常重视的一种祭祖习俗,就是尘世之人宴请已故的列祖列宗以怀念他们并报答和祈求他们的庇护和保佑,因为列祖列宗的“在天之灵”每时每刻地在关心和注视着尘世的子孙。也体现了怀念先人的不忘本的传统孝道教育。
从我记事起,每年的清明、农历七月十五(道教的中元节,也是佛教的盂兰盆节)、冬至以及年夜饭我们村里的所有人家都要进行祝飨祭祖。在这四个节日里可以祝飨的日子略有所不同。民间有“前三后四” 和“冬至不出年外”的说法。“前三后四”指的是清明和农历七月十五的祝飨日子是节前三天以及节后四天,一共有七天的时间; “冬至不出年外”指的是冬至在节前三天节后至除夕前的任何一天都可以祝飨,时间跨度比较长,但一般来说,不会延迟到除夕,因为后面还有年夜饭的祭祀。年夜饭的祝飨,只要在冬至以后除夕以前的这段日子里举行都可以。小时候,非常盼望这几个日子,在宴请祖宗的同时也趁机饱饱口福,可以吃到平时难得看见的鱼啊肉啊等。
记得每次过节前,母亲就早早地把祝飨时要用的物品准备好,特别是纸钱。念纸钱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就是用煤头纸或锡箔纸折叠成元宝状,边折边念“南无阿弥陀佛”,念的遍数越多越值钱。小时候念纸钱的任务常落在我和妹妹身上。母亲说,自己念的比买来的值钱多了,尤其是童男童女念的。母亲为了鼓励我们,还说,谁念得多,祖宗就保佑谁多。于是,我和妹妹就非常卖力,虽然枯燥,但我们也从中找出许多乐趣来。我们有时很大声,有时又很轻,有时把音拖得老长老长,有时又很急促,念着念着会觉得很好笑,情不自禁地笑出声来。这时母亲会说,念经时不能笑,否则下辈子会变成歪嘴巴的。不过,母亲还会补充说,小孩子不懂事,神灵会原谅的。还有一种是念《心经》,用的是煤头纸,不用折叠,每张纸念108遍,点上108个红点。现在有些人家为了省力,就直接去礼品店买念好的纸钱或印刷的冥币来烧。过去,嫁出去的女儿念的纸钱娘家是千万不能用的,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已属于男方家的人了,用了的话双方的列祖列宗要闹矛盾。现在情况有所不同,许多出嫁的女儿照样带了纸钱或冥币去娘家参与祝飨。
到了祝飨那一天,要杀的鸡,要买的肉都早已准备好了。“祝飨”的程序分三步。第一步是准备饭菜杯筷等。做一桌菜摆放好,再在桌上放好碗筷酒杯。这个过程简单,但要注意的事项很多。第一,菜里一定要有一碗豆腐,一碗鱼。这两样菜必不可少。其他可以随意选择,只要荤素兼有就行。一般来说,家人想吃什么就做什么。 “为什么非要这两样?”好奇的我们问母亲,母亲说,豆腐不需要咬,列祖列宗的年纪都很大,牙齿不好的人也吃得动。鱼为了讨彩头,意味着年年有余。第二,菜碗要成单,可以是七碗,也可以是九碗,也可以是十一碗等,只要成单就行。至于为什么要成单,母亲也说不出所以然。第三,菜里不能放葱,葱谐音“冲”,就有和长辈冲撞之意,是不礼貌不恭敬的表现。第四,烧菜的时候不能品尝味道,因祖宗还没吃过,先品尝了也是不恭敬的。有时候,我们在灶旁闻着肉香看着锅里的红烧肉咽口水的时候,母亲就会让我们尝一点,母亲总是说,小孩子不懂事,列祖列宗会理解的。第四,酒杯和筷子要成双,放在桌子的上、左、右三方,把下方预留出来,下方不需要放凳子。这些筷子和酒杯都是平时不能随便用的,只有等到祝飨的时候才拿出来给祖上专用。第五,供桌要放在堂中央,不能放在厨房等其他地方。
菜肴的丰富程度视自家的情况而定,有些家境较好的人家,菜满满地摆放一桌,有些简单些的,只有三、五只菜,还有些大户人家,一桌不够,就摆两桌,三桌。
第二步是祭拜。先在桌上的每只酒杯里倒上酒,倒酒这件事家庭成员都可以做。然后主持祝飨仪式的一家之主(大都是父亲或母亲)在桌子的下方位点摆一对蜡烛,用蜡烛的火点燃三支香,然后拿着这三支已被点燃的香去到门外朝前方拜几下并恭请列祖列宗:“各位祖上大人,太爷爷太奶奶,爷爷奶奶,*** ****,今天我们家祝飨,你们来吃饭哦”等等这些说词,请完随后就拿着这三支香回到供桌前,把香插在两蜡烛之间,也就是桌子下方位的正中间。这时就说明列祖列宗的灵魂已经就座了,家里的成员就可以开始祭拜了。一个个依次上来,下跪、磕头、礼拜、默想或说出自己的愿望,如“身体健康、吉祥平安,学习进步、升官发财”等等,凡是你想要的都可以求祖上,让祖上保佑自己心想事成。记得自己小时候常常求祖上给我新衣服新鞋子穿。在整个祝飨过程中,共要倒三次酒,中间要有一定的时间间隔。期间,焚烧已经准备好的纸钱。纸钱分两堆,母亲说,小的一堆给土地菩萨,大的一堆给列祖列宗。因列祖列宗在土地菩萨的地盘里生活,需要土地菩萨的照顾,所以也要烧钱给他。安吉民间总是把土地神叫作土地菩萨,把佛道二者融合在一起。酒倒过三次,就可以上饭了。盛一碗饭放在桌子的下方位,香的前面。在清明的时候,往往还放上几个青团子。
这是最中心的一个环节,要注意的事项很多。第一,点香的时间必须在太阳快要下山的时候或下山以后,因为有太阳的时候阳气旺,灵魂不敢出来,所以祝飨都在晚餐举行,早餐、中餐是万万不可以的。第二,蜡烛必须是红色的。第三,大门和院子的们必须敞开,可以使列祖列宗的灵魂进来,要体现对列祖列宗的欢迎和恭候。第四,香点燃以后,桌上的一切都不能移动,包括桌子和凳子。第五,酒必须是黄酒。其他的如白酒、红酒、米酒一概不能用。第六,在倒酒的时候,手、身体等不能碰触到桌子和凳子,以免碰到祖上的身体。第七,请的都是男主人的列祖列宗,当然,如果招女婿的话请的是女方家的。所以那些没生儿子的人常担心自己死后在阴间会饿死,因为没有尘世的人请他们吃饭。第八,纸钱必须烧在院子里或屋里,不能烧在院子大门外,否则有可能被别人家的祖宗抢走。第九,女性例假的时候不能碰任何的祝飨用品。
第三步结束仪式。酒倒过三遍,饭也端上了吃过一会了,纸钱的灰凉了,香快燃完的时候,就可以结束了。这个时候,母亲就回到桌前,朝列祖列宗拜几拜,吹灭蜡烛,再拿起香走到门外,朝前方拜几下,送列祖列宗回家: “各位祖上大人,太爷爷太奶奶,爷爷奶奶,***,****,大家走好,我们平时很忙没时间,你们就不要来了,下次祝飨的时候再来请你们” 等,然后将香插在门外篱笆上或泥墙上或泥地里,让它自行燃烧。然后回到桌边,将所有的凳子拍打一下,目的是让列祖列宗全部离开。然后收起碗筷,祝飨仪式就结束了。冷的菜再重新热一热,一家人就一起开开心心热热闹闹地吃饭了。
祝飨祭祖活动既充满了神秘庄重感,又有很浓厚的生活气息,从中也体现了安吉民间信仰的复杂性和多样性。透过祝飨祭祖活动也可以看出我们安吉文化的开放性与包容性,它揉合了道教、佛教,儒家等多种文化,能最大限度地把它们融合在一起。就象一锅大杂烩,貌似许多不协调不相容的材料丢在一起,结果烹制出来的却是一道香浓可口的大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