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腹锦鸡(佳片推介)

(2018-09-22 06:52:08)
标签:

摄影

图片

禽鸟

杂谈

分类: 动物摄影及趣闻
          今日推介  蜂鸟摄影论坛    网友   yz1309  拍摄的 白腹锦鸡 。  请看照片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腹锦鸡(佳片推介)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腹锦鸡(佳片推介)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腹锦鸡(佳片推介)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腹锦鸡(佳片推介)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腹锦鸡(佳片推介)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腹锦鸡(佳片推介)


        本博补充介绍
       白腹锦鸡(学名: Chrysolophus amherstiae 英文俗名: Lady Amherst’s Pheasant)是雉科锦鸡属羽色美妙绝伦的鸡类,俗名有铜鸡、笋鸡、衾鸡、箐鸡、宽宽鸡、花箐鸡(雄)、麻箐鸡(雌)、鸟林、垅宗、打敲、庄七、尖冲等。
       中国特有鸟类(在缅甸也有分布)。170多年前,英国人便把白腹锦鸡弄到伦敦饲养。同红腹锦鸡一样,极为漂亮。
       白腹锦鸡是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分布于中国西南山区,国外仅见于缅甸东北部。清代二品文官官服上的鸟类图像就是白腹锦鸡,仅次于皇帝的龙、皇后的凤凰及一品文官的丹顶鹤。可见白腹锦鸡之地位。
       虹膜—褐色;嘴—蓝灰;脚—蓝灰。   
       雄鸟:中等体型(150厘米)、色彩浓艳独特的雉鸡。头顶、喉及上胸为闪亮深绿色,猩红色的冠羽形短,白色颈背呈扇贝形而带黑色羽缘。背及两翼为闪亮深绿色,腹白。腰黄色,尾羽特形长微下弯,为白色间以黑色横带。少许形长的尾覆羽羽端橘黄色。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腹锦鸡(佳片推介)

       雌鸟体型较小(60厘米),上体多黑色和棕黄色横斑,喉白,胸栗色并多具黑色细纹。两胁及尾下覆羽皮黄色而带黑斑。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腹锦鸡(佳片推介)

  亚成鸟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腹锦鸡(佳片推介)

       分布范围:缅甸东北部至中国西南部。引种至欧洲。
       分布状况:全球性近危(Collar et al., 1994)。海拔1800~3600米山林的非常见鸟,分布于西藏东南部、云南、四川南部、贵州西部至广西西部红腹锦鸡分布的西界。
       习性:种类特性。生活于有林山坡的低矮树丛及次生林中。

       繁殖期4一6月。一雄多雌制。通常1只雄鸟配2一4只雌鸟。3月初雄鸟即出现发情行为。雄鸟间出现追赶和争斗。并开始占领领域。雄鸟常在自己领域内高声啼叫,求偶炫耀为侧面型。
      求偶时雄鸟眼下方粉绿色肉垂充血膨胀,后枕部白色披肩呈扇形展开,不停地围绕雌鸟转圈炫耀,并不时的将朝向雌鸟一侧的披肩向前下方极度伸展,两翅亦下垂,整个背部亦倾向雌鸟,显露出鲜艳的背羽;伺时将尾羽亦向雌鸟张开如扇,在雌鸟周围作圆弧形或半圆弧形运动,嘴里发出“呼”的声音,并保持此姿势一至数秒。如果雌鸟移动位置,雄鸟则迅速跳动,走半圆形或弧形路线抢在雌鸟前面,再重覆上述动作,反覆炫耀,并不时啄雌鸟头部,雌鸟若受啄蹲伏时,雄鸟即刻跳至雌鸟背部,并用嘴啄住雌鸟头部羽毛进行交尾。交尾时雌鸟将尾偏向一侧,两个泄殖腔相吻合完成交尾。
      求偶炫耀时间最短为7分钟,最长达45分钟。

      网络上的求偶炫耀照片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腹锦鸡(佳片推介)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腹锦鸡(佳片推介)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白腹锦鸡(佳片推介)


       通常营巢于林下灌丛、草丛或倒木和枯枝下地上,也有在岩缝里营巢。营巢位置一般都甚隐蔽,很难发现。巢甚简陋,通常为一圆形或椭圆形浅土坑,内再垫以枯草、枯叶和羽毛。巢的大小为15—25×19—27厘米,深5—13厘米。
       每窝产卵5—9枚,最多12枚,卵的颜色为浅黄褐色或乳白色,光滑无斑,大小为43—46.2×33—35.3毫米,卵重21—32克。孵化期22—23天。初生的雏鸟通体被有棕黄色绒羽,头顶部的中央冠纹、耳羽及背部的条纹均为黑褐色,下体淡棕白色,虹膜浅褐色,眼周淡皮黄色,上嘴基部黑褐色,嘴端和脚为肉黄色。体重为21.8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