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广智的多次曝光 技巧

(2017-08-06 06:44:38)
标签:

摄影

图片

纪实

杂谈

分类: 摄影技术交流

     石广智,著名摄影家。国家一级摄影师。1955年生,系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连续三次获得中国摄影金像奖。1999年至今,他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摄影创作。近年来有百余幅作品在国内、国际影赛中获奖、入选。

    仅是一次按动快门(一次曝光),可能难以表达我的所见所感。因此,多年来的摄影创作中,我尝试运用不同的视点及拍摄技法,来表达我对客观世界的观察与感悟。我不太喜欢不加思考、复制式的拍摄,时刻渴望着通过我的镜头,让静止的景物动起来,让照片充满生命力。在创作过程中,我使用最多的拍摄手段就是传统的一底多次曝光。 

  传统的多次曝光方法基本满足了我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影像之间的多次叠加会使景物更加生动自然,并使画面充满活力。而且多次曝光的创作过程为我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和神秘感,不断激发我的创作灵感。

  每当照片冲洗出来,看到通过几次叠加呈现出我所期望的画面效果时,那种激动和快感是难以形容的。在我的多次曝光创作中,多是以机内的TTL点测光作为曝光依据。测光时,我点测画面中最需要表现的东西,同时结合以往的经验增加或减少曝光量。我认为没有所谓的最佳曝光、准确曝光和正确曝光之说,只有最适合的曝光。所谓最适合的曝光,就是只要曝光量达到了你所要求的画面效果,就是最适合的曝光。在多次曝光的运用中也是如此,测光不能太保守、太机械。

  多次曝光技巧在摄影中很实用,无论是拍广告、静物还是建筑、风景、人物,都可用多次曝光来表现,熟练掌握多次曝光的技巧,可以充分发挥你的艺术想象力。我建议初学多次曝光的摄影人应首选从花卉入手,因花草到处都有,而且不受地域季节的限制,冬季还可以把花从花店请到家,边欣赏边实践,一举两得。花拍好了,可以说你的拍摄技巧也就入门了。

  下面 以4幅具体作品为例介绍曝光技巧的应用。

   一、 

石广智的多次曝光 <wbr>技巧

        作品:《花非花》

  拍摄环境:晴,上午9时左右,福州西湖公园内。   拍摄手法:两次曝光

拍摄步骤:

一、首先用100mmf2.8微距镜头,取美人蕉叶子的局部,机内平均测光后,减1档曝光量进行第一次曝光。

  二、换上70-200mmf2.8变焦镜头,对花的主体构图之后,对花的部位机内点测光减1/3档曝光量再曝光一次,总计两次曝光完成。

  重要提示:凡是拍摄此类题材的多次曝光效果,其花卉主体的背后一定要用黑色背景布,目的是遮掉不需要的杂乱背景,如地面、墙壁和其他的杂物,只有这样,花卉主体才能与你想要的第一次曝光时的景物巧妙自然的融合在一个画面上,否则,花卉主体背后杂乱无章的景物也会出现在画面上。另外,拍摄时准备一副稳固的三脚架和快门线也很重要。

 

 

      二 、

石广智的多次曝光 <wbr>技巧
  作品:《清风竹影》

  拍摄环境:福州市国家森林公园,上午9时左右,天气晴。    拍摄手法:两次曝光

拍摄步骤:

一、在逆光下对竹杆机内点测光(f8)减一档半进行第一次曝光。

  二、再选取另一处逆光下的一片竹叶并对竹叶机内点测光后不作曝光补偿进行第二次曝光完成。总计两次曝光。

  重要提示:两次曝光量基本相等就会产生这种透明的叠加效果。另外,选择较暗的背景也是这幅作品成功的关键。

      三 、

石广智的多次曝光 <wbr>技巧

      作品3:《墨荷》花非花之一

   作品《墨荷》三次曝光:

      1、首先拍摄荷花的背景国画“荷叶”,以点测光方式,按照“荷叶”中间色调进行第一次曝光。

      2、再把镜头对准选好的荷花主体,通过取景器选好适当的位置进行一虚一实的二次曝光,以求花朵的柔焦效果。

    拍摄花虚时以F2.8最大光圈拍摄,并减少半挡曝光,拍摄实花时则用F8光圈来曝光,并减少1/3挡曝光量。曝光数据在拍摄前就要以点测光测出,并做好记录。

    四、石广智的多次曝光 <wbr>技巧

                 作品4《清风竹影》三次曝光: 

1、以侧逆光下的竹子为主体,点测光,F4光圈虚焦减1挡曝光;

2、以F8光圈,点测光,2/3挡实焦曝光;

3、第三次曝光尤为重要。先把快门速度放慢,点测光、速度1/8秒减1挡曝光量、实焦,把三脚架上的云台调松,然后一边按快门,一边晃动相机,使画面产生风动感。这种方法操作难度较大,晃动的速度要与按快门的动作保持同步。 

     使静止的主体产生动感,一定要做到“胸有成竹”,技术的掌握是最基本的要求,观察与构思是关键,拍摄前就要预知作品效果如何。我使用多次暴光技术的目的,是进一步展现出脑海中已构思好的画面,最终追求的效果已经胸有成竹,而不是为了多次曝光而多次曝光,包括我后来使用的凡士林效果,塑料膜效果等等,都是为了满足视觉创意的需要而做的尝试和实践。我认为,任何技巧都是表现作品的一种手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