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照片




大苇莺哺育幼杜鹃的奥秘
不少鸟友,拍到过大苇莺哺育幼杜鹃的场景,认为哺育不同的鸟种太不可思议了。
其实在动物界,有许多有悖常理的事,只是不为人知而已。
杜鹃是少数几种有拖卵行为的鸟类。它们只产卵不孵化不育幼,把这个繁重的任务,让其他鸟替他完成。
春季杜鹃从南方迁徙到北方,它们会密切关注大苇莺,白鹡鸰等鸟类的,筑巢产卵情况。如果遇有合适的对象,它知道大苇莺的产卵数,算准大苇莺产最后一枚卵的时间,,孵化前趁大苇莺离巢时,杜鹃产下与大苇莺相似的卵,并叼走一枚大苇莺的卵,这样大苇莺不在产卵开始孵化。此时拖卵行为完成,在寻找下一个目标。据英国鸟类学家调查,一般母杜鹃会在十几个鸟窝产卵,最多的产卵数是二十多个,这样做可以减轻孵化哺育的劳作之苦,它的后代比自己哺育要多几倍,它的基因得到最大化的传播。
大杜鹃这样做,因为它的卵孵化期比大苇莺少两天,幼鸟先于大苇莺幼鸟出壳。杜鹃幼鸟出壳后,眼没睁体无毛,却干一件叫人意想不到的事。凭本能用背部把大苇莺的卵一个个推出巢外。可怜大苇莺幼鸟尚未出世,就被扼杀在蛋壳里。说来奇怪这种行为即使被大苇莺看到,它们也无动于衷。杜鹃的幼鸟,是动物界年龄最小的杀手。
杀死竞争对手幼杜鹃独享美食,大苇莺父母不停的为这个养子觅食,十几天后养子的体型远远地超过养父母,鸟巢以容不下它只能站在巢边,大苇莺站在巢边的草茎上,或站在他背上给其喂食。小杜鹃无论是体型毛色,都与大苇莺不同,怎么就没被发现呢,奥妙在于小杜鹃的叫声,很像嗷嗷待哺几只小大苇莺的叫声,大苇莺父母听到后,无法抗拒喂食本能的冲动。
据英国鸟类学家观察,母杜鹃是迁徙最早的鸟类,被托卵的鸟孵化期结束,没有可利用的对象时,就开始返回越冬地向南迁徙。
小杜鹃羽翼丰满后就离开原来的巢穴,我们拍到的大苇莺喂食小杜鹃的场景。十几天后,小杜鹃刚学会觅食,此时小杜鹃的叫声也发生了改变,变成杜鹃的叫声。小杜鹃们用叫声彼此联络,踏上南迁之路。一般的鸟类迁徙都是由成鸟带领幼鸟,而小杜鹃则凭借遗传的本能,结伴南迁飞越几千公里,能精准的导航,真是个奇迹。
杜鹃的托卵行为,是经过几百万年进化形成的。杜鹃有较高的智商,对拖卵对象分析准确并加以利用。
动物界不光是弱肉强食,还有技高一筹的弱智强用,高明的骗术屡屡得手,杜鹃就是典型的代表。
文字原创:亨利先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