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团城演武厅 清代特种兵基地

(2016-10-20 12:14:30)
标签:

摄影

图片

纪实

历史

文化

分类: 风光旅游摄影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团城演武厅始建于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位于香山南麓,是北京仅存的集城池、殿宇、亭台、校场混为一体的武备建筑群。

    团城演武厅是乾隆帝阅兵的场所,又是清朝的特种部队“健锐云梯营”演武操练之地。20066月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定名为 “健锐营演武厅”。2007年,被列为海淀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图1、 团城演武厅  东配殿展板照片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演武厅展览 说明文字

    清代中叶,乾隆十二年 (1747)春,大金川(今四川省金川县一带)地土司之间互相展开大规模的攻掠和械斗。清军出动平息战乱,由于该地特有的石碉易守难攻,清军受挫,累攻不下。   乾隆帝于十三年七月下诏。决定发挥原八旗兵云梯攻城的特长,选拔少壮勇健之士三百余名,在香山地区仿建石碉多处,组建云梯兵,演习攻碉。云梯兵很快扩编至一千人,训练科目也增加了火铳、刀、鞭、弓箭及骑射。乾隆十四年春,首次金川战事以清廷接受大金川土司的求降而结束。云梯兵正式组建为健锐营,在香山地区东起四王府,南至门头村之间修建营房三千余间,及印房( 官署 )、子弟学校等。  健锐营的编制最多时达三千八百余人,并兼习水战,成为八旗中的一支特种部队。在大小金川及平定新疆回部叛乱等战役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乾隆十四年,以健锐营演武练兵为目的修建了团城和演武斤,检阅骑兵与步兵的操练。

      团城 演武厅 主建筑   团城东西直径51.2米,南北直径40米,城高11米。南北各有拱形门洞,供人出入,门洞上方各有汉白玉门额一块,南书“威宣壁垒”,北书“志喻金汤”,均为乾隆御书。北城楼中存有“御制实胜寺后记碑”,记述了健锐营在平定准噶尔回部战役中立下的赫赫战功,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图2、 团城演武厅  主建筑 平面图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图 3、说明牌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图4  主建筑部分 全景照片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图 5   、 6、  城墙的北门城楼 照片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图7、 南门 城楼 及城楼前的演武厅照片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图 8、 9、  团城  内部照片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团城演武厅       演武厅在团城南侧,三间,黄琉璃瓦歇山顶,前方砌有宽大的月台,乾隆皇帝曾在此检阅八旗军队。厅南为演兵场。

图10   演武厅 说明牌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图  11、 12、演武厅照片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碉楼     健锐营碉楼原有67座,今仅存少数完好者。其中,团城西侧一座石碉楼保存最为完整。(北京植物园内的一些保存也好)它完全用石块砌筑,底座大顶面小,高约10米,俗称梯子楼,上面建有箭孔箭垛。

   图13、14、  健锐营 碉楼 介绍牌 及照片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图15、 16 、 17、    金川地区 碉楼 介绍 、 碉楼群照片、中国碉楼王 照片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19、 20、   团城演武厅   建筑群 的 西城门 楼 照片及说明牌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健锐营   

21、健锐营 介绍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图22、健锐营 营房分布 沙盘照片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图23 、24、 25、 26 、 健锐营 营房  数量、发布、住房标准  照片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图 27、 正黄旗 南营  示意图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图28、 番子营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29 、    健锐营 的操练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30  、 东配殿 展出的 操练器械      云梯、火铳、抬枪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31、32、  阅武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33、 印房  ( 健锐营衙门)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34、官学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35、八旗制度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36、 37、  甲胄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38、关帝庙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39、  健锐营 娱乐      摔跤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40、 娱乐    岔曲  
    岔曲是八角鼓中最原始曲种,为单弦演唱中的一部分,它起源于清初满族八旗子弟的日常娱乐,兴盛于乾隆朝,流行于北京城内外。岔曲是八角鼓、单弦的主要曲调,用作曲牌联套体的曲头和曲尾;同时也可单独演唱。是乾隆年间流行于北京曲艺班社"档子"里的一种俗曲,有平岔、慢岔、起字岔、垛字岔、西岔、数岔等多种曲调。

北京团城演武厅 <wbr>清代特种兵基地

欢迎来到我的博客。欢迎查看我的更多博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