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德育的内容和方法
(2013-07-27 11:34:07)
标签:
情感 |
分类: 平凡工作 |
开展班级德育的基本任务是:如何实现班级群体由松散群体向班集体的跨越,使班级成为每个学生愉快生活、健康发展的园地。因此了解和研究学生、健全班级组织规范、开展班级活动、营造班级氛围等,就成为班级德育的具体内容。不同的班级德育内容有着不尽相同的工作方法。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包括对班级群体和班级个体的了解和研究,是做好班级各项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班级教育过程中有效开展各项工作不可少的环节。
了解和研究班级群体的主要内容有:
(1)、班级成员的基本构成。如生源状况、年龄层次、性别比例等;
(2)、班级群体的学业情况。
(3)、班级群体的发展状况。如班级组织、班级规范、人际关系、班级舆论、班风、班级传统等
(4)、班级日常行为表现。学习习惯、课堂内外的纪律等。
对于一个新组建的班级,主要侧重的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如性别、年龄、身体状况、兴趣爱好、个性倾向等;学生的社会关系:如家长职业、家庭经济情况、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庭所在社区环境等;学生的学业和品的情况:如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性向、智能发展水平等;学生的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状况:如行为习惯、人际关系、人际交往方式、思想道德面貌等
班主任对学生全面了解和研究通常采用观察、访谈、查阅资料等方法来进行。
二、健全班级组织和规范
班级组织机构是班级的社会结构和运行机制的统一体,它包括职权结构、角色构成、信息沟通网络等。建立健全的班级组织机构的基本要求是:
第一,
第二,
第三,
三、确立班级目标
班级目标包括班级教育目标和班级管理目标
四、开展班级活动
开展班级活动的目的除了培养兴趣爱好,解决生活问题、提高生活能力外,还在于促进人际交往和互动、增强自信心、培养豁达、开朗、合群、参与、合作等品质。
有效地开展班级活动,有利于班级文化的形成。
五、营造班级氛围
正确的班级舆论和优良的班风,班级传统,是衡量一个班级群体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有效进行班级指导的必要条件。尊重、友爱、真诚、平等、进取、合作。要知道,学生只有在尊重与被尊重、关爱与被关爱的班级氛围中,才能感受集体的温暖。体会成长进步的快乐。
另外,布置教室、建立图书角、办好墙报、为班组命名、订班训、设计班徽、创作班歌等创设班级德育社区。
六、引导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激励等方面。班主任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首先要指导他们正确了解和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优点、长处和不足;学会对自己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控制和反思,提高自己的分辨力、自省力和自制力;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自觉调节自己的日常行为,乐于、善于向别人学习,学会与人相处、与人合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