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内主要建筑是“殿春簃”,“殿春”指春末,出自苏轼“尚留芍药殿春风”句意。

上世纪三十年代,张大千兄弟二人曾住此处,张大千很喜欢这里,认为网师园是颇具“画境”的好地方,“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出国大潮中,作为网师园最具代表的一部分,殿春簃也“出国”了。她的倩影(仿制品)出现在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一时轰动了整个美国。网师园由此名扬海外,每年慕名前来参观的老外比国人还多。
殿春园的主体建筑将小院分为南北两个空间,北部为一大一小宾主相从的书房,是实地空间,但实中有虚,藏中有露,屋后另有一天井,芭蕉翠竹倚窗而载,从室内花窗外望,花窗与竹、蕉、石构成了一幅幅绝妙的小景画,真个是:雕几只中国的花窗,框出这天人合一的融洽!

南部为一大院落,散布着山石、清泉、半壁亭。南北两部形成空间大小、明暗、开合、虚实的对比。
近代一些社会贤达知名人士如张大千兄弟、刺杀军阀孙传芳的女侠施剑翘、鲁迅笔下的“女师大风潮”校长杨荫榆,著名文化人士田汉、梅兰芳、沈从文、彭子冈、马思聪等也都在此园留下了他们的身影。
网师园具有中国建筑所特有的长处:庭园、书房、画室融为一体,淡朴、简易、雅致。用建筑、山石、池水、花木巧构佳景,多变、巧借、曲折。卷帘一看,窗外蓝天白云,山光树影,尺幅窗,无心画,每一扇细木格窗外,都是一幅绝妙的画。人在画中,画中有人。唐人诗曰:“道由白云尽,春与清溪长。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闭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幽映无白日,清辉照衣裳。”这一方幽幽小园,就是深柳读书堂。我爱它独步千古,但要深说,就说不透了。
(未完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