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防止轴承在承受轴向负荷时产生轴向移动,轴承在轴上和外南宁孔内都应用轴向定位装置。轴承在轴上和外壳孔内定位方式的选择,取决于作用在轴上负荷的大小和方向,轴承的转速,轴承的类型,轴承在轴上的位置等。轴向负荷越大,轴承转速越高,轴向定位应越可靠。对于不同类型的轴承,轴向定位的方式也应不同。如对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可选用轴肩和外壳孔的档肩单向支撑,而不必采用专门的定位装置,套圈在轴向的移动可由轴承本身支撑。作为固定支承的径向轴承,其内外圈在轴向都要固定在左支承。作为需要补偿轴的热伸长的游动支承中,如安装不可分离型轴承时,只需要固定其中一个套圈,游动的套圈不固定。在游动支承中安装分离型轴承,如短圆柱滚子轴承、滚针轴承,则两个套圈都需要固定。
常用的轴承套圈的轴承向定位方法现介绍如下:
1.轴承内圈的定位在轴上安装轴承内圈时,一般都由轴肩在一面固定轴承的位置,而另一面则用螺母、止动垫圈或弹簧档圈等固定。轴肩和轴向固定零件与轴承内圈接触部分的尺寸,可按轴承尺寸表格所列各类轴承的安装尺寸确定。
(1)螺母定位在轴承转速较高、承受较大轴向负荷的情况下,螺母与轴承内圈接触的端面要与轴的旋转中心线垂直。否则即使拧紧螺母也会破坏轴承的安装位置及轴承的正常工作状态,降低轴承旋转精度和使用寿命。特别是轴承内孔与轴的配合为松动配合时,更需要严格控制。为了防止螺母在旋转过程中发生松动,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止松动的技术措施。使用螺母和止动垫圈定位,将止动垫圈内键齿置入轴的键槽内,再将其外圈上各齿中的一个弯入螺母的切口中。
(2)弹簧档圈定位在轴承承受轴向负荷不大、转速不高、轴既较短又在轴颈上加工成螺纹有困难的情况下,可采用断面为矩形的弹性档圈定位。此种方法装卸很方便,所占位置小,制造简单。
(3)止推垫圈定位在轴颈较短、轴颈上加工成螺纹有困难,轴承转速较高、轴向负荷较大的情况下,可采用垫圈定位,即用垫圈在轴端面上用两个以上螺钉进行定位,用止动垫圈或铁丝拧死,防止松动。
(4)紧定套定位轴承转速不高,承受平稳径向负荷和不大的轴向负荷的调心滚子轴承,可在光轴上借助锥形紧定套安装。紧定套用螺母和止动垫圈进行定位。利用螺母锁紧紧定套的摩擦力将轴承定位。
(5)内孔有锥度的轴承定位内孔有锥度的轴承在锥度轴上安装,需要使轴向负荷检顶紧轴与轴承,因此安装时应注意内孔锥度的方向性。如轴承位于轴端并且在轴端允许加工成螺纹,可以直接用螺母定位。如果轴承不是安装在轴端,并且轴上不允许加工成螺纹。在这种情况下,可用两半合并的螺纹环卡到轴的凹槽内,再用螺母定位轴承。
(6)特殊定位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轴的台肩和圆角尺寸不能按本目录所列的安装尺寸确定时,可以采用过渡垫片作为轴向支承。
2.轴承外圈的定位轴承外圈在外壳孔内安装时,外壳体孔的内侧上一般都有占肩固定轴承的位置,另一侧用端盖、螺纹环和孔用弹性档圈等定位。
(1)端盖定位端盖定位用于所有类型的向心轴承和角接触轴承,在轴承转速较高、轴向负荷较大的情况下使用。端盖用螺钉定位压紧轴承外圈,端盖也可以做成迷宫式的密封装置。
(2)螺纹环定位轴承转速较高,轴向负荷较大,不适于使用端盖定位的情况下,可用螺纹环定位向心轴承和推力轴承,此时可用于调整轴承的轴向间隙。
(3)弹性档圈定位这种定位方法所占的轴向位置小,安装拆卸方便,制造简单,适用于承受较小的轴向负荷处。在轴承与弹簧之间加一个调整环,便于调整轴向位置。
(4)轴承外圈上带有止动槽的深沟球轴承,可用止动环定位。当外壳孔内由于条件的限制不能加工止动档肩,或部件必须缩减轮廓尺寸时,选用这种类型的。
零件在轴上的定位
来源:机械专家网
发布时间:2007-05-30
1.零件在轴上的轴向定位:零件在轴上的轴向定位方法,主要取决于它所受轴向力的大小。此外,还应考虑轴的制造及轴上零件装拆的难易程度、对轴强度的影响及工作可靠性等因素。
常用轴向定位方法有:轴肩(或轴环)、套筒、圆螺母、挡圈、圆锥形轴头等。
(1)轴肩:轴肩由定位面和过度圆角组成。为保证零件端面能靠紧定位面,轴肩圆角半径必须小于零件毂孔的圆角半径或倒角高度;为保证有足够的强度来承受轴向力,轴肩高度值为h=(2-3)R。
(2)轴环:轴环的功用及尺寸参数与轴肩相同,宽度b≥1.4h。若轴环毛坯是锻造而成,则用料少、重量轻。若由圆钢毛坯车制而成,则浪费材料及加工工时。
(3)轴套:轴套是借助于位置已经确定的零件来定位的,它的两个端面为定位面,因此应有较高的平行度和垂直度。为使轴上零件定位可靠,应使轴段长度比零件毂长短2~3mm。使用轴套可简化轴的结构、减小应力集中。但由于轴套与轴配合较松,两者难以同心,故不宜用在高速轴上,以免产生不平衡力。
(4) 圆螺母:当轴上两个零件之间的距离较大,且允许在轴上切制螺纹时,可用圆螺母的端面压紧零件端面来定位。圆螺母定位装拆方便,通常用细牙螺纹来增强防松能力和减小对轴的强度消弱及应力集中。
(5) 轴端挡板:当零件位于轴端时,可用轴端挡板与轴肩、轴端挡板与圆锥面使零件双向固定。挡板用螺钉紧固在轴端并压紧被定位零件的端面。该方法简单可靠、装拆方便,但需在轴端加工螺纹孔。
(6) 圆锥面:可与轴端挡板及圆螺母配合使用。锥合面的锥度小时,所需轴向力小,但不易拆卸;反之则相反。通常取锥度1:30~1:8。
(7) 弹性挡圈:在轴上切出环形槽,将弹性挡圈嵌入槽中,利用它的侧面压紧被定位零件的端面。这种定位方法工艺性好、装拆方便,但对轴的强度消弱较大,常用于所受轴向力小而刚度大的轴。
(8) 圆锥销、锁紧挡圈、紧定螺钉:这三种定位方法常用于光轴。
2.零件在轴上的周向定位:定位方式根据其传递转矩的大小和性质、零件对中精度的高低、加工难易等因素来选择。常用的周向定位方法有:键、花键、成形、弹性环、销、过盈等联结,通称轴毂联结。
齿轮在轴上的定位问题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8082465.html&__bd_tkn__=268f143d306695284854ae6fe5b321a489179fe08078338d51fed8133ea5c69d362ad36bb4bcda3b39bb3949f6bbe47087ac3af56e60b1f4e7eb60157954f5329565adfe5b0f03de01252709a640cb7c32719e730f5dcc89a1483778755d4158be627f334fc1a4adee0988accbdc8d0ccc3427fe4ca0
齿轮在轴上的定位问题
你最开始说的方法不牢固,因为挡圈能够承受的轴向力有限,,轴承安装到轴上虽然一般是过盈的,但量很少,一般不能承受较大的轴向力,在轴向力不大的结构上可以采用。比如直齿轮,如一楼说的,要是斜齿轮是不允许这样,因为巨大的轴向力足以让这些脆弱的轴向结构变化,并且轴上有一个卡簧槽,对轴的疲劳强度削弱比较厉害。一般可靠的固定方法是轴环或则轴肩固定一端,另外一端固定轴承或则像你第2种情况说的轴套把轴向力传递到轴承上,轴向力然后通过轴承传递到箱体上,看轴向力大小,小就是深沟球轴承,斜齿轮或则锥齿轮这些轴向力巨大的结果就用角接触轴承或则圆锥滚子轴承,一般高精度,高转速场合用角接触轴承多,高负载用圆锥滚子轴承多,一般在这种结构上一般会设计有一个调整环结构,一般为垫片结构,一般位置是轴承和箱体之间或则轴承盖和箱体之间,也就是设计是轴承和箱体之间是有一个间隙的,这个间隙是用来补偿所有的尺寸链上的公差累积,还有一个作用是调整轴承的间隙,这个对角接触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非常重要,通过不同厚度组合的垫片来放到这个间隙里面,实际安装的多为直接测量,直接安装好了,看在测量力下轴向的浮动量,放入合适厚度垫片。一般还要圆锥滚子轴承还要留下一定间隙让系统热平衡后处与一个合理的轴承游隙,
至于是不是顶轴承的内圈,看结构,轴上结构一般是顶在内圈上,但固定的箱体结构是顶外圈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