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    杜

(2012-05-28 00:14:01)
标签:

兄弟

情感

分类: 文学.一生追去

    阿杜是我的兄弟,长的短小健壮,为人腼腆随和 ,话少,有冲劲儿,能折腾,和别人一说话,脸就会发红。和阿杜认识,是在初中,那时候我是典型的不良少年,阿杜是典型的三好学生,初中三年,我和他关系并不密切,仅是熟识而已。

和他关系加深,是在上高中以后。初中七十多人的班级,考上高中的不足十人,我和阿杜就在其中,还被分在同一个班级,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学和老师,我和他之间自然倍感亲切。那时候我们住的是大通铺,三十多人一个宿舍,分上下两层,晚上睡觉,挤得人身子都翻不过。我和阿杜睡在下层,就在门口位置。那间宿舍,八面通透,老鼠横行,夏天外面大雨滂沱,里面细雨如丝;冬天外面寒风呼啸,里面冷风阵阵。白天我们在教室里好好读书,天天向上;晚上回宿舍躺在床上,蒙着被子感受身上耗子爬行。我和阿杜睡在门口,门洞里的风吹得人脑袋生疼,有时候受不了,就把书包套在头上再睡,冬天还好受一点,夏天能把人闷死。

那时候阿杜还不叫阿杜,大家都叫他的大名。直到高二时,那位叫阿杜的歌手用他沧桑沙哑的嗓音将我们征服以后,他的这个称号也由此诞生,但并不因为他的歌声,仅因他的姓氏。上高中时,我们一周的口粮就是三十个馒头,外加两瓶咸菜,打一碗开水,泡上馒头就点儿咸菜,就是一日三餐。冬天馒头受冻,硬的掰不开;夏天馒头长毛,用毛巾一擦继续吃。同学们情况差不多,倒也不觉得日子清苦。我们四周回家一次,走的时候背十五个馒头一瓶咸菜,每个星期三我母亲再给我送十五个馒头和一瓶咸菜。学校在街道,距我家十五里,我们兄妹三个初中高中十二年,我母亲就在那条路上,为我们送馒头和咸菜十二年。阿杜的父亲在街道做小生意,家境比我好一点儿,每个星期三他母亲会送来一瓶炒菜,大多的时候是辣子炒鸡蛋,每次阿杜都和我一起吃,热馒头加辣子炒鸡蛋,我一顿能吃四五个,一罐头瓶的炒菜,一顿就没了,然后就巴巴的盼望下一个星期三。后来我吃过很多辣子炒鸡蛋,却都没了那时的味道,也没了那时的味口。

高三时,我染上吸烟,课间睡前,都会抽上两口,不是烟瘾有多重,只是觉得叼着烟的样子很酷。厕所宿舍,操场教室,几个爱好相投的坐在一起,比谁吐得烟圈儿圆。家里每周给我几块钱让我改善伙食,补充营养,到最后都化成了指尖缠绕的烟雾。有时候我让阿杜也抽几口,阿杜立场坚定,每次都能抵御住我的诱惑,还劝我不要再抽。一天下晚自习,我坐在床头,刚抽出一根烟点上,班主任就出现在我的眼前,揪着耳朵把我提出宿舍,让我站在外面然后去查其他宿舍,查完了看都没看我一眼就翩然而去。

我站在宿舍门口,满怀忐忑,一个小时以后,班主任还不见踪影。阿杜起来和我一起站着,说我陪你。实在熬不住了,我就去教师宿舍找班主任。去的时候,班主任宿舍一片漆黑,阿杜说老班已经睡了,我们也回去睡吧!高二时我犯错误,班主任把我赶回家,我妈知道以后泪流满面,到学校苦苦求班主任再给我一次机会,我才重新回到教室。我不想再让我妈难受,就对阿杜说你回去睡吧,我继续站着。那天晚上,我和阿杜在班主任宿舍外面站了大半夜,直到我俩的说话声把班主任吵醒,班主任还以为有贼,出门来看。见到我俩问我们干什么?我把事情说了一遍,班主任一拍额头:“哦,我查完宿舍没看见你,忘了!”多年以后,我和阿杜说起那个晚上,还哭笑不得。

高三毕业,同学们各奔东西,和阿杜再见,已是四年之后。一位高中的同学在网上建了一个老乡群,我加进去之后,才知道阿杜和我在同一个城市,从此便有了联系。阿杜想法与众不同,刚上大一就想方设法申请贫困补助,家里给的钱全都存在银行,学校学费一直欠着,再加上平时打零工挣的钱,四年存了将近七八万。毕业时,学校催交学费,说不交就不发毕业证,阿杜直接拿着那七八万下了海,毕业证的事问都没问。在一家公司招商部干了两年,想自己开公司单干,家里人全都反对,阿杜犹豫不决,找我商量,我说做好决定就放手干吧,大不了从头再来,兄弟我还有份工作,有我一口吃的,就有你一口吃的,饿不着你。零九年公司开业,阿杜跑前跑后,忙得不可开交,公司业务却一直时好时坏,为了能给他帮点儿忙,我用工资卡申办了一张额度一万的信用卡,信用卡下来我交给阿杜,说拿去用吧!记得还款就行,实在没办法,我帮你还。

公司渐渐进入轨道,业务日多,效益渐好。玉树地震后重建,阿杜又去承包了一项工程。一一年我到外地谈事,困在一家医院,身无分文,告借无门,打电话给阿杜,阿杜正在玉树工地忙碌,附近没有银行,接到我的电话,他骑着自行车跑了几十里,给我打了五千。在这个物质至上,情感单薄的年代,金钱得到了空前的膜拜,利益被推上了无以复加的地位,能有阿杜这样的兄弟,实属大幸!在兰州时,经人介绍,我认识一外校学生家长,经常打电话约我聚聚,我也经常给他孩子免费辅导功课。一来二往,关系渐好,他逢人就说我是他的兄弟。我要开个证明,找他帮忙,他以为我要借钱,一见面就对我讲自己的交往原则,朋友之间什么忙都可以帮,唯独不能借钱,即使兄弟姐妹也坚决不借。听他讲完,我说我只是找你帮忙开个证明,不是借钱。那次以后,我就将他在我的生活里彻底删除,这样的兄弟,不要也罢!一片和谐的年代,真正的兄弟,不是一起扛过枪,一起打过仗的,而是借过钱的。经济上都能信任,还有什么不能信任!

今年四月,由于种种原因,我打算辞职,想换种生活方式,和家里人无法去说,找阿杜商量,阿杜说下了决心就去做吧,如果这次放弃,以后做什么事都会犹豫不决。实在不行,就来我公司,兄弟们一起干。如今我远下湖南,和阿杜相隔千里,只是偶尔打个电话,发个短信,但是有这样的兄弟在心底,就会觉得踏实!

                                                                    二零一二年五月二十七日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