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可以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但要在乎以后怎么过
(2012-03-15 16:10:46)
标签:
杂谈 |
分类: 杂谈 |
2008年,我参加工作,单位经常聚会。每次聚会,同事们都争先恐后去给领导敬酒,我只在旁边自顾自的吃着,不和他们多做交流。大龄的同事背地里说我,不通世故,不会处事。领导有时喝醉了,也会拍着桌子对我大声咆哮:“李二九,你啥意思?”语气里充满不悦,不是我假清高,而是我实在找不出敬酒的理由。敬个酒,一不能延年益寿,二不能滋阴壮阳,三不能增加收入。聚会完毕,领导坐着小车屁股冒烟,出去灯红酒绿,也不会带着我,我还得掏钱挤公交回宿舍,也不能向别人吹嘘领导喝了我的酒,我就有多牛逼。逢年过节,同事们都去拜年,我从来不去,一是囊中羞涩,买不起东西,给领导拜年不是走亲戚串门子,更不是打发叫花子,一个年拜下来,一个月的工资就没了;二是大家都去,你再去,充其量补个人数,也不会印象深刻,让领导感觉到你的真诚。
这个社会,政客和明星得到了充分的膜拜,表面光鲜,一呼百应。但是只要了解他们的背后生活,那种膜拜不比地震时豆腐渣工程垮得慢。颠倒混乱的时代,评判一个人的标准早已经和道德无关,无非是金钱和权利。有钱有权,就算人格卑劣,也会成为别人膜拜的对象。但是金钱权利,终会成为过眼云烟,只有在奋斗的过程中,付出的努力与坚持,才会历久弥新,回想起来才会无愧无悔。
进入社会,时间渐长,见得多了,我就慢慢失去了对政客和明星的崇拜动力。第一次看见政客的丑态,是在我刚来单位的迎新聚会上,在那间包厢里,单位的领导借着酒劲,一下子把一位和我一起新来的女大学生一把抱住,第一次见这种场面,女大学生吓得直哭,一个劲儿的往我背后躲。我把她护在背后,不再让她喝酒。领导看着我,眼里大有深意,以后我和那位女大学生在单位,一直沉沦底层。
第一次看见为了得到领导赏识,出卖自己老婆是也是在一间包厢里。那位同行在领导面前卑躬屈膝,几位领导百般刁难,他始终面带微笑。酒喝到一半,一位领导将他老婆一把搂在怀里,脑袋在他老婆胸前不住的乱蹭,嘴里还一个劲的说:“我喜欢你。”他在一边只是嘿嘿的傻笑。我看见他眼底闪过一丝反抗,但随即一闪而逝。他老婆还在领导怀里挣扎,我看不过去,转身出了包厢。以后也和他不再来往,不是我品德高尚,也不是鄙视他的行为,只是我和他不是同一类人。我只是想,一个连老婆都保护不了的男人,能保护谁;连老婆都能出卖的人,还有谁不能出卖?
这个行业,我长常常能接触到空乘表演类的艺术考生。零九年,有一位学空乘的女孩经常来找我,身材高挑,面貌精致,希望我能帮忙,给她一些指导,让她在选美赛中多一些机会。我也略尽绵薄之力,但最后结果都不尽人意,最后一次她请我吃饭,我让她拿来几次比赛的视屏,指着那些过关的对她说,你比她们漂亮,也比她们才艺好。你还是找个有关系的人吧,这样跟着我啥时候是个头。小姑娘开窍了,第二天就去找了相关人员,最后获得了第三名。现在经常出现在各大场合,在男女方面,也变得随便开放,不再有过去的清纯。虽然现在算不上大红大紫,也算跻身娱乐圈,我衷心为她高兴。但我们再也没有联系,所谓婊子无情,戏子无义,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样的情感,又岂能当真。
以前带过一个女孩子,农村出身,家境艰难,长相清丽,一心只想着如何有朝一日,出人头地。和她坐下来谈话,我一支烟的功夫都坚持不了,不是旅游就是化妆,要么就是奢侈品及如何傍大款,对于其他的东西,一无所知,知识贫瘠的让人悲哀。这个社会有太多的潜规则,像王宝强,周冬雨那样中大奖的,沧海一粟,不是有能力,就一定会混个风生水起。要么有钱,要么有权,有钱有权想干嘛就干嘛。没钱没权,凭着一身皮肉,二尺面皮,拼着把床板睡穿,也能混个名气。可是名气这东西,不像萝卜白菜,长出来就能卖钱。更何况,还有很多无良男人千方百计把你骗上床,穿上裤子不办事。赤裸裸的挑战伦理底线,强行上位的混个名气,到头来只会两手空空,外加满身伤痕。
我曾试图劝过那个女孩,让她踏实一点。她说我“out”了,说自己看着自己这一身寒酸得行头,自己都鄙视自己,临了还给我唱了一首歌“因为我,不在乎,别人怎么说。”最后她傍上了一位煤老板,看到她风光无限,我为他高兴,毕竟傍大款不是捡垃圾,说傍就傍。去年年底,在街道上碰见她,一身名牌,还开着车,拿的苹果手机。看见我眼眶红红的要我陪她聊会儿天,煤老板家有妻小,用一辆车和一套房买断两人关系,就再也没有出现。三年内她做过三次人流,已经是习惯性流产,这辈子恐怕都不能生育。现在年龄渐大,想正式成家,可她的经历想瞒都瞒不住,那些男的知道以后,都避而远之,不避的就是看上她的房和车还有美色,玩玩而已。有时候,她自己都嫌弃自己,甚至不敢回想从前,觉得脏。但她毕竟还是幸运的,付出还有回报,最起码还有车有房,有的人到最后,什么都没有。
畸形的社会,就有畸形的人生,但有一些底线,我们不能放弃,有所得就一定有所失。我不是故作清高,看不起她们;也不是我把这个社会说的多么不堪,毕竟我们只是升斗小民,劳碌期间,只为生存,她们只不过是选择的道路与我不同,想要混出个名堂,有些规则,就必须遵守。如果将来,我有孩子,我宁愿他回家种地,平凡一生,我要告诉我的孩子:“可以不在乎别人怎么说,但一定要在乎以后怎么过。”有些事情,一旦做了,一辈子都无法抹去,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无法超脱别人的评价,而是无法逾越自己内心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