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A面——B面
人生转变
禁闭室的人生顿悟
家庭的变故让李平发成了监狱里的思想不稳定人员,他开始自暴自弃,在监狱内打架,甚至想要逃跑!他也因此先后被关了几个月的禁闭。但正是这段禁闭期,让李平发对人生有了顿悟。“我那段时间一直想,这就是我的命运吗?怎么改变命运?只有读书!”李平发说。
从禁闭室出来后,李平发开始积极改造,对之前的过错有了认识和忏悔。
他将犯罪历程写成文字,并且在一家刊物上发表了。“有一次,监狱选择了我和其他几名改造较好的犯人去给学生做普法教育,我讲得很投入,效果挺好。”李平发说。
严妈妈的精神食粮
“一天,狱政科突然通知有人来看我,但当天并不是接见日,来看我的人说她是我之前做演讲学校的老师,姓严。”李平发说,“严老师说,我的经历让她和很多学生都非常感动,她决定来看看我是否需要帮助。”
李平发说:“我想看书!”此后,每次接见日严老师都会给李平发送来很多书籍。后来,在李平发的口中,严老师的称谓变成了严妈妈。在狱中,李平发一面阅读一面写文章,曾在杂志上发表多篇反思悔悟的文章。
2000年11月11日,李平发经过减刑出狱,他原以为能重新开始生活,但命运对他的考验还未结束。
父亲墓前的忏悔
出狱后,李平发回到了老家,但原先的房子被1998年的洪水冲塌了。此时,母亲和嫂子已经改嫁。李平发的心情极度沮丧,深夜回到自家老屋的地基上痛哭,哭声惊动了邻居,在邻居的带领下,他来到了父亲的坟墓前。李平发跪在墓碑前———父亲,对不起,那年我跑出去,那20多天我一点都不幸福,当年我怕您打我,我做了错误的决定,造成了我们的永别,给家里带来这么多变故,最后一次见您还是1990年公判那天,爸,我非常后悔,多希望您能打我一顿,打重一点……
凌晨三点,李平发离开父亲的墓地时,他下定决心要开始新的生活。
A面
浪子:“私奔”、抢劫、伤人、入狱服刑……
与女友“私奔”到岳阳
腊月二十一,李平发将儿子送回湖北老家让母亲照顾,然后乘火车站了34个小时来到长春,想要在这座他从未来过的城市完成梦想,见到他时,他正栖身于30元一天的小旅店中,常年的奔波让他面色黝黑,但说起话来语速很快,中气十足。
时间回溯到1989年3月,那年李平发还不到16岁。此时李平发在初中肄业后已经跟着河北的一个杂耍团闯荡了三年,那一年,他认识了一个年龄相仿的女孩,彼此都很喜欢对方,但他们的感情遭到了女孩父母的反对,两人冲动之下“私奔”到岳阳,但仅仅过了半个多月,李平发听说女孩的父母在发疯似的寻找她的下落,于心不忍的他决定送女孩回家。他卖掉了自己的一双新皮鞋,用得来的15元钱把女孩送上了回家的客车。
被判有期徒刑15年
李平发万万没想到,他的命运就从那天被改写了。送别女友后,李平发没敢回家,怕家教严厉的父亲打骂。于是他漫无目的地在岳阳街头流浪了个把月,最后身无分文。一天晚上,饥肠辘辘的他在街边饭馆偶遇了一群老乡,这十几个年轻人热情地招呼李平发过来吃饭,为首的年轻人叫阿太,让李平发有了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动。
但没多久,李平发就知道对方是靠什么为生的了。“当时就是出于哥们义气,一时冲动,我们先后在一个烟草批发市场抢劫了两次,每次都抢很多烟,价值都在两三万元。”李平发回忆说,“当时我们在宾馆租了房间,每天‘开会’研究抢什么,怎么抢,抢来的东西都放在了宾馆里。”
1990年初,李平发参与了第三次抢劫,这也是他们最后一次作案,那天,李平发是和朋友们去“支援”阿太他们的,年轻气盛的他们竟然当街用砍刀砍伤了一名烟草商人,抢走了一部分烟。
随后李平发和同伙跑回了荆州老家,但仅过了两三天,警方就将他们抓获,后来李平发得知,被他们砍伤的那个商人伤重不治。
此案在当地影响重大,1991年9月,李平发等人被公判,因为尚未成年,他被判处有期徒刑15年,阿太等团伙的4名主犯被判死刑。“那是我最后一次见到我父亲,我从公判台子上下来之后,远远地冲着我父母跪了下去……”李平发说起这件事时的感觉仿佛就在昨日。
哥哥、侄子、父亲接连离世
对李平发来说,命运的打击接踵而来。1992年5月1日,他哥哥驾面包车在来监狱探望他的途中出了车祸,不幸身亡;在哥哥离世后,李平发的嫂子带着两个孩子生活得非常艰难,有一次,他4岁的侄子在超市偷面包时被老板当场抓获,老板找到了他嫂子,他嫂子在回家途中教训了孩子一顿,没想到当晚孩子溜出家门,次日被早起割菜的邻居发现,但孩子早已溺亡在水塘中……
1993年2月,李平发的父亲因他的入狱、大儿子和孙子先后离世,心脏病发作离开了人世 。
“我母亲说,我父亲是攥着我的一张黑白照片走的……”说到此处,李平发的声音有些颤抖,在他看来,自己是这一切不幸的始作俑者,如果他不入狱,他哥哥就不会因为探监出车祸,侄子就不会死,父亲更不会因突发心脏病去世……
B面
金不换:拼搏、还债、写书、警醒世人……
8年拼搏还清债务
此后,李平发在工地上干过小工,给人家收过莲藕,也曾因为他的服刑经历遭遇过别人的冷遇,但他没有灰心,他的勤恳也感动了曾经离过婚的朱女士,在母亲的介绍下,他和朱女士结了婚。
李平发用手头的一点积蓄承包了村里的一个码头,第一年确实赚了一点钱。“当时村里还没有人开小车,没有几个人用手机,我那年都买了。”李平发说。但好运气似乎没有延续多久,2004年的一天,长江江面上泛起大雾,一辆在船上的货车不知什么原因滑入了江中,导致多人死亡。他和合伙人都背上了几十万的赔偿债务,李平发变卖了车,加上积蓄赔给对方家属,但还欠22万元的债务。
又一次一无所有的他决定和妻子外出打工,因为外地举目无亲,李平发在纸上写上了北京、广州、深圳、宁波、大连这五座城市,让妻子抓阄———宁波,这一去就是12年。这些年,李平发干过力工、推销过啤酒饮料、摆过地摊……工作变了很多,但唯一没变的就是读书。“白天忙,但我晚上至少要抽出半个小时来读书,通过学习来充实、鼓励自己。”
在2012年初,李平发和妻子还清了债务。
4年写了20多万字
此时的李平发终于有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了。“我要把我的经历写成一本书,希望能警醒大家,不要犯我的错误,也希望能鼓励大家,即便犯错,只要迷途知返,还有可能实现梦想。”李平发说。
李平发决定写一本书,叫《从黑夜出发》,讲的都是他的亲身经历,但在妻子看来,丈夫的这种行为就是不务正业,两人发生了分歧,妻子将打工攒下的5万元钱交给了李平发的母亲,让母亲抚养好孙子,然后离开了家。
从2012年到2016年,李平发一面打工,一面抽出时间写书,目前已完成了20多万字,都是通过网络连载,但全书尚未完成。同时,他还应邀给几家文化传媒公司写稿,分文不取,只希望自己的故事能警醒世人。
“将来,我希望我的书能出版,既可以给我下一步计划筹集资金,也能给更多的人带来帮助,对于少年犯等重点人员,我可以免费赠送。”李平发对将来充满希望。
要成立金不换读书工作室
李平发还有一个更大的梦想———成立金不换读书工作室,甚至推广成为金不换读书工程。“这个想法,我在服刑期间就有了,在入狱前我是文盲、法盲,凡事都觉得老子天下第一。”李平发说,“但是阅读让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发生了变化,我希望和我有类似经历的人能通过阅读改变命运。”之所以叫金不换,一层意思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另一层意思是通过阅读获得的知识是金不换的。
当年帮李平发的严老师也希望他能完成这个梦想。“严妈妈是一位很慈祥的老人,出狱后我去看她,一见到她我就给她跪下了。”李平发说,“她支持我的选择,可惜在腊月二十七那天,她去世了,77岁,我没能送她最后一程。”
之所以要来长春实现自己的梦想,李平发解释说,他在宁波打工时结识了很多在当地打工的吉林人,他们的豪爽、热情打动了他,更重要的是这些朋友都非常支持他的想法。对于儿子的选择,李平发70多岁的老母亲不遗余力地支持。“只要他能学好,我相信他的选择!”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