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新文化讯(记者 黄艳丽)接近30℃度的高温天说来就来,长春进入雪糕消费旺季。
“我昨天一天就出了6000多元的货,比上周多了三倍多!”20日,某品牌雪糕送货员李实(化名)开着车在路上奔波。下游超市的冰柜缺货,告急!他这两天可忙坏了。
销量骤增经销商急调货
“这把我忙坏了。”李实负责给辖区内的连锁超市送货,上周一天的送货量也就1000多元,最多也就2000元。周四这天,他一天就出了6000多元的货,是上周最高日送货量的三倍。
这只是个开始。“进入盛夏,最多的时候,一人一天的送货量能达到1万多。”李实说。
雪糕厂家同样面临激烈的竞争。一方面是比拼口味、品质,另一方面则是在价格上做文章。随着盛夏的到来,雪糕价格战一触即发。
“有终端反映,说我们的1元品太少了,所以今年的新品种中1元价位的就有10多个品种,在30余个新品中占1/3。”李实告诉新文化记者。
新文化记者采访中了解到,从今年上市的雪糕价位来看,总体上与去年同期并无变化,个别品牌还向下微调。“原辅料价格,比如奶粉、油、糖价格跟去年差不多,有的还降价,其中降价最明显的是糖。所以,雪糕厂家有了一定的降价空间。”某雪糕品牌长春办事处寇经理告诉记者。
“跨界吃法”成市场新宠
今年上市的雪糕、冰淇淋又有哪些不同?
“跟秋冬季的需求点不同,一些口味浓郁的雪糕,如巧克力脆皮类的,天冷也有顾客买。但夏天,越是天热,以冰类产品为主、水果口味的雪糕销量越好。”某品牌雪糕经销商张经理告诉新文化记者。
新文化记者走访中了解到,消费者对食品的品质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讲究吃得营养健康,厂家在产品结构上也会格外发力,以鲜奶、鲜果为主打,突出“新鲜”、“营养健康”。以目前市面上比较火的一款鸡蛋麦片雪糕为例,就采用了营养健康的“跨界吃法”。
“我们今年的主打新品‘一杯两吃’,采用国外先进技术,雪糕化了也能吃,而且不影响口感。”张经理说,这种冻起来能当雪糕吃、化了能当酸奶喝的吃法,是该品牌的一个新尝试。零售价6元并不算低,但市场反响还不错。
“行业竞争压力大,各品牌也在调整产品结构。”一位业内人士坦言,传统的雪糕同质化竞争严重,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尝试新路子,对于消费来说,可选择的空间也更大了。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