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也许你曾在姜育恒的歌曲里,琼瑶的爱情剧里,或是在爱人的情书中看到过这句话。不过一些人可能不知道,这句话出自金代文学家元好问写给一对鸟儿的词,下一句便是:“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811年前,16岁的元好问应试途中听到了这样一个故事:天空中一对大雁夫妻,一只被捕杀后,另一只大雁从天上一头栽了下来,殉情而死。他有感而发,于是写下了这首《摸鱼儿·雁丘词》。
在很多鸟类身上,都寄托了人们对“比翼齐飞”的向往。
这种感情的一个背景是,很多鸟类的确都有着比较强的家庭观念。例如大雁,尽管在实际上难以“白头偕老”,但在一个繁殖季内仍能恪守“一夫一妻”制度;又如长春南湖的那群凤头鸊鷉,在经历隆重的求偶仪式后,一旦结为配偶,它们便会相亲相爱形影不离。
不过,和人们一样,这些鸟儿也面临着生离死别。
昨天一早,市民张先生拨通了新文化热线,语气中充满惋惜:在南湖大桥遛弯儿的时候,他无意中发现,还没长高的芦苇中漂着一个白色椭圆的东西,走近一看,才发现是一只水鸟的尸体———很像此前报纸报道过的鸊鷉。
“还有一只在不远处游,好像舍不得游远似的。”张先生说。
接到这条线索之后,新文化记者立即赶往现场。
还没到水边,就听到了鸊鷉连续的叫声,声音仿佛有些寂寥。而眼前的场景,比起十几天前的热闹场面,反差鲜明。
鸊鷉的求偶,是一场非常具有艺术性的仪式:雄鸟会游向雌鸟身边,用尖嘴为雌鸟梳理羽毛;时而还会拍打双翼,跳起舞蹈。雌鸟一开始通常会不理不睬,直到雄鸟重复多次后,雌鸟才会有所表示:为雄鸟梳理羽毛,并且交叉游动。
这个仪式完成后,意味着双方已经互相认可,结为配偶了。再有“第三者”插足,就会发生本报1版曾经报道过的、原配奋起反击的场景。
而此刻,那些温馨、有趣的场景消失不见———距离岸边七八米远的水面上,只剩下一具被浸泡得发了白的尸体漂在芦苇杆中,随着水波起伏。不远处,另一只鸊鷉游来游去,不住鸣叫。
鸟类爱好者卢先生证实,这只死去的水鸟的确是鸊鷉。
正在岸边拍照的市民孙先生说,5月10日,他来这里拍摄各种候鸟时,就已经发现了这只鸟的尸体。“那时候它距离岸边比现在更远一些,可能是这些日子漂浮到这儿的。”
孙先生说,当时,另一只鸟就哀鸣着在它的尸体边游来游去,不知道是不是它的伴侣。
记者联系了南湖公园办公室,工作人员李先生开着快艇把这只鸊鷉的尸体打捞了上来,并进行了初步检查:它的体长大约40厘米,被打捞起后,血水从喙中流淌而出。
工作人员表示,暂时还没有办法确认这只鸊鷉的死因。出于防疫等原因的考虑,将尽快对这只鸊鷉的尸体进行处理,鸊鷉之死恐怕会成为一桩悬案。
而在此经过的市民说,大约10来天前,曾有两三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拿着弹弓在这里打了好几次鸟,至于打没打到,就不知道了。
据了解,目前凤头鸊鷉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公安部门介绍,猎杀它们属于违法行为,将会受到法律制裁。
新文化记者 田玲玲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