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871年的“结婚证”啥样?都来看看吧

(2016-04-12 09:28:46)
标签:

杂谈

      您见过清朝的“结婚证”吗?您知道百年前的贞洁证明是什么样的吗?5月1日至20日,广大市民可以免费到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展厅内一饱眼福———这里将举办一场“幸福婚事”传统婚姻习俗文化体验展。

  昨日上午,新文化记者提前探秘此次展出的珍贵展品,为您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http://ww2/large/a1d921eejw1f2tnu1hzh1j20jj0c3taf.jpg


结婚盟书 结婚证的雏形

  4月11日上午,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展厅内已放着许多展品,一件纸面泛黄且有些断裂的结婚盟书特别引人注目,封面上画着一位美女,上面写着“广寒宫殿”4个字,再看看上面的年代,让人大吃一惊———“大清同治十年八月初七日”,这是1871年,距离现在已近150年。

  “这就是现代结婚证的雏形,十分珍贵!”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工作人员称,“这个古老的‘结婚证’上大概写着,夫妻双方由月老牵红线,结成连理,特以此立为百年盟书。”

  据悉,此次展览共展示50余张从清朝到现代的结婚证,而这件结婚盟书因年代久远而成为此类展品中的“翘楚”。

  本次展览中的展品都是由德惠市的青年收藏家王锦思收藏,他说,从自己收藏的从清朝到现代的结婚证中,可以看出婚姻风俗的变化,以前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现在则是自由恋爱。从这些结婚证的纸张上也可以看出来人们身份和地位的差异。

61年前情书没有卿卿我我

  “琼玲:火车离开车站了,我也只好离开了,这是我们在北京的第二次见面……也许你会奇怪,平常我寄给你的信,字都是很大的,为什么这封信的字这么小呢?原因很简单,我还有很多话想跟你谈……”这是一封5页的情书,里面没有卿卿我我的话语,但字里行间却流露着浓情蜜意。

  这封信写于1955年11月6日,落款为“翔岳”,那时的他在黑龙江省农业厅工作,邮寄给在上海工作的女朋友“琼玲”的。

  “这封情书是在北京的地摊上找到的,当时我就想,写这封情书的人现在还在吗?他和他的梦中情人真的在一起了吗?”王锦思说。

  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工作人员表示,这封情书有着鲜明的历史印记。60年前的情书,大多谈的是祖国、工作以及思想上的进步,是那个时代的人特殊的情感经历,具有很强的历史意义。

明是婚书 实是“卖身契”

  有一份写在布上的婚书非常独特,这块布红白掺杂,很是脏乱。工作人员表示,这份1933年的婚书本来是写在白布上的,可能是害怕影响美观,后又重新染成了红色,但是染得技术差了一些。

  婚书中写道,永吉县第三区上河湾南沟的董王氏因家庭贫困,欠人钱财,现将次女配给吕永森为继室,以偿还她欠吕永森的钱。

  王锦思表示,这其实是一份卖身契,是在长春市的地摊上找到并收藏的,“从她将女儿卖给债主以偿还债务上看,当时的妇女地位是十分低下的。”

  “这份卖身契似乎是穷苦人家的血泪史。”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工作人员表示。

展览诚邀广大市民参与

  长春市群众艺术馆工作人员说,此次“幸福婚事”传统婚姻习俗文化体验展的时间为2016年5月1日至5月20日,展示有关婚俗的图片、实物,且大厅内还制作展出四处拍摄背景,提供古代、中式、西式结婚礼服供市民体验,诚心邀请广大市民参与体验。

  如果您或者您身边的人,也有一些年代久远或独特的物件,能够反映婚俗文化,欢迎与我们联系,讲述老物件背后的故事或参与此次展览。本报热线电话:0431-96618。

  新文化记者 陆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