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案例1
优等生突然变了一个人
小华是长春市某高中高三学生,平时在班级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孩子总是在班级里排前三名,老师说,这孩子就是清华北大的苗子!”她父母说。然而,高考在即,小华却突然性格大变,成绩下降。
小华父母说,最近一段时间,孩子经常在家里面发脾气,生气的原因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更要命的是,小华突然不学习不看书了,经常跑到网吧里上网打游戏,而且还和一些同学到KTV里面唱歌,一唱就是半宿,“孩子变得我们都不认识了!”
专家把脉:
她以前成绩非常好,高考马上到来,她的心理压力突然增大,自信心变得不足了,总感觉自己难以应付这次高考而产生了退却行为。她发现,小华的知识结构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只不过她不能客观地对待这次高考,自我认知出现了问题,从而导致了小华变成了“另外一个人”。
案例2
以生病为成绩不佳找借口
三年的高中学习,小亮一直是中等生。高考在即,小亮经常出现头昏、腹痛的症状,总之不想上学,上课时注意力分散,最近几次的模拟考试,小亮的学习成绩下降得厉害,他对自己的未来十分迷茫,不知道自己将来能干什么。父母问他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自己成绩下降的,小亮的回答十分理直气壮,“我最近不是经常头晕,肚子疼吗?这样能不影响学习吗?”
专家把脉:
燕利娟说,对孩子应该因材施教,平时注意对孩子心理上的放松,比如娱乐一下,去外面踏踏青等。要让孩子认识到,无论自己的成绩如何,以后都要做一名快乐生活的人,做客观的自己,学会自我接纳。
案例3
临近高考出现异常生理反应
小宇是长春市某高中的高三学生,学习成绩不错,但高考焦虑症在他身上表现得却非常明显。
最近一段时间,他经常性会出现一些生理反应,比如说上课时坐不住板凳,听课听不进去,拿起笔便双手发抖,模拟考试时小便增多,大脑一片空白,而且还害怕上厕所……种种表现让他在模拟考试时的成绩一落千丈。
专家把脉:
(注:文中学生均为化名)
新文化记者 陆续
给家长开方
家长焦虑的表现和应对
1.短期内体重下降。
3.经常会下意识地提醒孩子“不要有压力”。
4.睡眠质量下降。
7.疏于照顾家庭其他成员。
给学生开方
5种方法可缓解高考焦虑症
燕利娟主任给出了缓解高考焦虑症的方法:
1.呼吸放松法:闭合双眼,吸气5秒钟,憋气20秒,呼气10秒钟,反复练习10次,达到放松目的。
此外,考前还可以这样调节自身状态:
1.调节自身的兴奋状
态,使大脑的兴奋点与考试时间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