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不完的坡,趟不完的河(纪实文学)第十三回:回乡炼红心
(2025-10-08 06:08:01)
标签:
爬不完的坡趟不完的河(纪实文学)无敌丁老头原创 |
爬不完的坡,趟不完的河(纪实文学)
文/无敌丁老头
第十三回:回乡炼红心
1973年元月的一天,雪花在空中漫舞,一阵阵北风吹着口哨,把无根的雪花吹得脚下乱了方寸。
第二天一早,天放晴了。一轮红日照在皑皑白雪上,熠熠生辉,一根根银丝刺得人们眯缝着眼睛,甚至有些发酸的感觉。
此时,我高中毕业了,又回到了我土生土长的故乡。
自从我回到农村后的那一天起,我心里时刻都怀着一个梦:跳出农门,当上一名国家干部,吃上国家的皇粮!
俺村是一个地处偏远的乡村,村里有八十来户二百多人。从我记事时起,村里就没有一个高中毕业生,甚至连一个初中毕业生也找不到。于是,我和我的堂兄侄子高中毕业回到村里,像成了村里的宝贝疙瘩一样,让村里人刮目相看。
我回到家乡后,积极参加队里的生产劳动不久,就当上了记工员,一天三晌在地里跑着看谁出勤了,谁没出勤,并给他们认真地一晌一晌地记上工分。
春节,是农村最隆重最喜庆的传统节日。写春联,又是家家户户迎接春节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具体内容。那个时候,农村太穷,不像如今这样,一说春节到了,大街小巷到处是卖春联的,都是买好一张张红纸,请人去给写。
我在村里算是个文化人,于是,就成了写春联的佼佼者。我就在村里中间摆上一个小方桌,自备好笔墨,为乡亲们写春联,内容大都是毛主席语录。从过了腊月二十三,接连忙碌好几天,写春联才告一段落,村里大约有一半人家的春联出自我写之手,受到村里人很好的认可。
1974年春,村里人拥护我又当上了生产队副队长,主抓农业生产。我知道,农民要想富裕起来,光靠种粮是不行的,必须在大力发展粮食作物的同时,发展经济作物。于是,我就号召种植棉花,当年种植棉花七十余亩,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村里实现了有史以来的分红。小麦也首次创下人均一百二十余斤的记录。
至此,我可以说,在农村滚好了一身泥巴,炼就了一颗红心。别说在村里,就是在大队几个自然村而言,也是成了小有名气的人物。正在这个时候,县里分配给大队一个招工指标,我欣喜若狂,积极报名参加,我能去成吗?
(请欣赏下回:鹬蚌相争)
https://blog.sina.com.cn/u/2715301071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