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乡的小戏 (散文)                                                        (散文)

(2017-12-11 10:44:15)
标签:

(原创)

(散文)

                                        家乡的小戏                               

                                           (散文)


 家乡的小戏 <wbr>(散文)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 <wbr>(散文)

                                    (网络图片)
     几十年过去了,提起唱小戏的他,俺村人一直都很怀念他。 
     记得小时候,每年到了农闲季节,家乡经常是唱起了小戏。
     家乡人特别爱看小戏。因为那个时候,农村早了晚的除了有个唱小戏的以外,几乎什么文化生活也没有。
     幸好,也算俺村人有福气,那时俺村有个会唱小戏的人,他不但小戏唱得好,而且,不卖架子,又不取分文报酬,所以,给俺村人带来了无穷的乐趣。乡亲们都爱听爱看,非常敬佩他,感激他。

那时,俺村的小戏一唱就是好几天,甚至半个月。每天吃过晚饭后,村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有的搬着墩儿,有的扛着床,有的拿着蓆,纷纷来到戏场里,围得黑压压的一片人。说是戏场,其实是个饭场子,在村里中间一块较大的空闲地方。平时,大伙吃饭都来在这儿。

他,给我的印象很深。中等个儿,瓜子脸儿,瘦瘦的身材,高高的鼻梁,黑黑的脸庞,深深的眼窝,已是古稀之年的老人。可是,一说唱起戏了,却精神十足,劲儿马上来了。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生活苦,文化生活更贫乏,哪能像现在这样,家家户户都有电视看,要啥有啥,看啥现成随便!那个时候,听说哪庄唱小戏,吃过晚饭,成群结队的人都跑好几里路慌着去看。

他唱戏卖力气,下劲儿。只要大伙捧场愿意听,他就一个劲儿地唱下去,一唱就是大半夜,不知疲倦。有时,那怕是听众只有十几个人,他也照唱不误,满足父老乡亲的要求。因此,大家都很同情他。看他唱戏累了,就劝他休息一会儿再唱。这时,你会看到有人给他点燃一支香烟递上,打打气。有时,村里的热心人实在过意不去,还会给他打上一碗鸡蛋茶,提提神,也许,这就是他唱戏享受的最高待遇了。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为俺村里人足足唱了几十年的小戏。

转眼到了农村土地承包的时候,进入耄耋之年的他,不能继续为村里人唱戏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静养。大家都非常担心他,挂念他的身体。后来,他病倒了,村里人知道后,都陆陆续续地去瞧看他,盼望着他能够早日康复。可是,他还是走了。村里人流着泪为他送别。

如今,农村物质生活富裕了,精神文化生活也丰富了,什么有线电视、宽带都安到了家家户户。于是,唱小戏的时代也早已过去了。从此,人们再也听不到唱小戏的声音了。
然而,茶余饭后,每当回想起他当年为俺村人唱小戏的情景,大家都记忆犹新,永远不会忘记他。

       我爱家乡的小戏,更爱已故唱戏的那个老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