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儿时的端午节
(散文)

(网络图片,谢原作者)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因此,农村的一些生活情景给我留下了很深很深的印象。
就拿端午节来说吧,就是如此。虽说一晃几十年光景过去了,但,如今回想起来仍然是记忆犹新,回味无穷。
孩提时的端午节,可不像今天这样,家家户户吃粽子。那时,别说没有卖粽子的,就是有也买不起,因为那时穷,家里没钱。
端午节,家乡人不知是从哪一年起,就形成了一种风俗习惯,一定要炸油泡、菜角和糖糕吃。而且,岁岁年年,年年岁岁,一如既往。
我家也是如此。妈妈在端午节的那一天早晨,就开始忙碌起来了:又是发面、烫面,又是调理馅子。为了不耽搁事儿,在过油之前,妈妈事先就把菜角、糖糕包好了,整整齐齐地摆在锅牌上。一说面发好了,就开始过油炸。过油,就妈妈一个人,她一边不停地往锅里下,一边用筷子往外边捞,真是忙得不可开交。
妈妈炸吃的,那可是内行,有一套好手艺。她炸出来的油泡、菜角、糖糕,个个都是金灿灿黄楞楞的,透明发亮,外焦内嫩。这在全村都是出了名的,人见人夸,佩服得五体投地。那时,人们咋东西不要说吃香油,就连菜籽油、大豆油也没有,统统都是吃棉籽油。
你别小瞧棉籽油,虽说颜色不好看,但是,用它炸出来的东西,要比使用菜籽油、大豆油强得多,不但色道好看,而且,味道也好,吃着焦香!那时,我家好几口人,妈妈一炸就是一大馍筐子,够吃上好几顿。那时候过端午节,能吃上这些好东西,也许就是人们最美好、最丰盛的享受了。
如今时过境迁,人们对生活质量、欲望的追求也更高了。但是,家乡人过端午节的风俗一直在秉承延续。不相信的话儿,假如你有空到俺村去走一走,看一看,闻一闻,从一大早开始直到中午,可以说每家每户锅里哧啦刺啦响,一股股香气扑面而来,沁人心脾,简直让你垂涎欲滴,陶醉不已!
可是,妈妈走了。我无论如何再也吃不上妈妈亲手炸的油泡、菜角和糖糕了。但是,儿时端午节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久久难以忘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