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 保(微型小说)
(2017-02-14 12:04:59)
标签:
(原创)(微型小说) |
“六保当工人了!六保当工人了!”二大娘闻讯满街的吆喝。
跟二大娘住对门的二婶听得清楚,心想,这年头当工人能轮着六保去,恁么多当官家的孩子,一个个有头有脸,要能轮着他,除非太阳打西边出来。二婶听了压根不相信,忙问:“他二大娘,你说的话是放屁的吧,要是放屁的话,赶快回家放去,别在这大街上乱放,熏得满街臭!”
“他二婶,你不信,一点不假,我能骗你,停不几天就要走了。”
“我不信。你听谁说的?”
“老支书亲口给我说的,哪还有假,骗你是个狗!”
二婶听二大娘说是老支书亲口说的,信了。
六保是个苦命人。一说六保,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五保户”。不错,六保的父亲叫五保。其实,五保也有尊姓大名,可惜,五保在他十几岁时,父母就去世了,撇下他孤苦伶仃一人,完全靠乡亲们把他养活大。后来,娶上了媳妇。可是,好景不长,在他五十多岁的时候,妻子撒手而去,他又患上了疾病,几乎丧失了劳动能力。于是,早早的他就成了一个“五保户”。从此,谁也再不叫他的大名了,竟落下个“五保”的称号。
五保人长的不咋样,在四十多岁的时候还没娶上媳妇。说起来事也巧,那一年的冬天,从东南过来一个讨饭的女人,年龄也和五保差不多,二大娘劝五保说,这个女人也够可怜的,不如你把她留下做自己的老婆好了,孬好也算成个家。二大娘这么一张罗,五保就把那女人留下了,成了他的媳妇。一年后,没想到那女人还给五保添了个儿子。
五保老来得子,喜得一蹦腰高,给儿子起什么名字呢,两口子想了几天也没有想出个合适的名字来。
后来,还是二大娘给想出个主意。一天,她对五保说:我看你叫五保,你儿子起名就叫“六保”吧!就这样,“六保”的名字叫定了。十几年后,五保离开了人世。当时,六保仅仅只有十几岁。
在六保不满十八岁的那年,公社里分给俺大队一个招工名额,是煤矿上招的。
全村一两千人知道了要招工,别说群众纷纷托关系,找门子,黑家白喽找支书嚷啰让自己的孩子去,光大队班子干部家的孩子了也有好几个。一天中午,老支书召开大队班子会议,班子成员都想让自己的孩子走,争吵得脸红脖子粗,商量了半天也没有最后定下来。老支书恼了,一拍桌子说:好了好了,你们都别争了,谁家的孩子也不能去,我看就叫六保那孩子去吧,六保没爹没娘,无亲无故,怪可怜的,哪一家的情况都比六保强。就这么定了。
会议一散,老支书刚走出会议室没多远,正好迎面碰上二大娘。二大娘是急性子人,啥事儿也搁心里憋不住。当她从老支书口里得知六保要去当工人,像卖不郎鼓子似的,满大街的吆喝。
六保当上了煤矿工人。六保没有文化,不识字,他参加工作后,下煤窑挖煤,才算有了出息,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当工人不到一年,竟叫煤矿木柱子撞死了。矿上领导打电话通知家乡,让六保的亲属赶快来矿上处理后事。六保没有亲人,最后,老支书带着两个人去了。矿上给了六保一大笔死亡赔偿金。
有些群众知道了这笔钱,眼红了,认为反正六保没有至亲,将来钱不着都好了谁,干脆把钱给群众分了。老支书听到了,发火了,他告诉群众:哪一个人也别想六保这笔钱,哪一个人也没有享受他这笔钱的半点资格。
三个月后,老支书把六保这笔赔偿金一分一毛地用于翻修了村里的小学,并将原来的校名更改为“六保小学”。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现在的年轻人都不知道六保这个人,上了年纪的人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把六保给淡忘了。然而,一提起“六保小学”,人们至今都不会忘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