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年趣事儿
(散文)

(网络图片)
鸡年正月十五到了。此时,又勾起了我对儿时小年往事的回忆。
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规矩。小年是哪一天?我们这里与其它地方说法就大相径庭,其它地方把腊月二十三,也就是祭灶这一天,叫做小年,而我们这里偏偏把正月十五元宵节叫做小年。不知从哪一年起,这么多年以来,人们一直是这么个叫法。
正月初一叫做大年,因此,小年是针对大年而言的。
小时候过小年,给我记忆最深刻的印象不是吃元宵,穿新衣,闹花灯,而是挑灯佬。
灯佬,也许就是如今的灯笼吧。但是,灯佬与灯笼却相差很大。灯笼精致、美观、大方,而灯佬是用秫秸蘼子、一根细铁条和一块方木板做成的。先用秫秸蘼子扎成一个框架,外面糊上一层带颜色的纸,把一根铁条握成U型,下面按上一块方木板,再把糊好的灯框撺起来,这就成了灯佬。
扎的灯佬虽然没有买的灯笼漂亮,但是,也五彩缤纷,神采各异,有长型的,有圆型的,有方型的,还有棱型的,等等,非常好看。那时,人们穷,家家户户没有钱买灯笼,也只能仅此而已。
挑灯佬,不是正月十五晚上才开始的。大概进入正月初五、六以后,孩子们就开始挑了,一直挑到正月十五、六,方告结束。
现在孩子们玩的灯笼,大都里面装的是电池,开关一按,灯就亮了,而且非明,又不怕风吹。儿时的灯佬可不是这样,里面按的是一个小蜡烛,挑灯佬时,点燃蜡烛,灯光忽闪忽闪的,自然没有灯笼那么明亮,且一遇风就吹灭了,灯佬也就无法挑了。
那时,孩子们非常喜欢挑灯佬。每天到了晚上吃过晚饭以后,一个个小孩子挑着灯佬就从家里出来了,聚集在大街上一块比灯佬,看谁的灯佬好,谁的灯佬明亮。不少大人紧跟在孩子的身边,生怕灯佬燃着喽,发生了不测。
可是,挑灯佬就是图个吉祥欢乐。这时,个别大人会故意逗小孩子玩,说:灯佬灯佬你打滚儿,蝎子出来一小堆儿,灯佬底下有蝎子,赶快打滚!赶快打滚!
小孩子知道什么,一听灯佬底下有蝎子,马上把灯佬在地上打起滚来。这一打滚不大要紧,灯佬马上着火了。有些小孩子看到自己的灯佬燃着了,不恼也不哭,甚至被逗得哈哈笑。有些小孩子可就不行了,看着自己喜爱的灯佬着了火,马上会嚎啕大哭不止,爸爸只好劝说孩子,再去回家给孩子拿过来一个新的灯佬玩。
那时,我非常珍惜灯佬。今年挑罢了灯佬,就把它挂在了屋里墙上,用布蒙子罩上,待到来年再挑。就这样,我记得一个灯佬能挑上好几年。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儿时的我已步入了花甲之年。但是,每当回想起儿时小年挑灯佬的事儿,仍感慨万千,历历在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