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
 场 
 
     
   
 ------老爸的绝活之三
 
     
     
     
    (散文)
 
  扬场,又是老爸的精湛绝活之一。
 
 
生产队那时候,麦子,豆子,谷子,高粱各种庄稼成熟了,收割后统统垛在场里去。天气晴朗时,把庄稼垛扒开,摊在场里晒着,一连要晒上好几天。等到庄稼晒干了,就套上两三头牛,拉着个石磙碾场,我们当地又叫做打场。
 
  碾场是一项慢活,碾好一场庄稼往往需要几个钟头,中间还得翻上好几遍。
 
 
庄稼碾好了,就用叉子把秸秆挑起来,堆放到一旁去。然后,再把碾好的庄稼籽粒、皮糠一起拢成滚子,等待着啥时起风了,去扬场。
   
扬场,说着容易做着难。对一般人而言,风大了,扬场一点扬不好,籽粒给风卷跑了;风小了,籽粒豁不开,皮糠扬不出去。那时,没有脱粒机,打庄稼全凭起风去扬场。因此,一说起风了,那怕是深更半夜,也得赶紧起床组织劳力去扬场,无论如何也不能错过了这个难得的时机。
   
扬场是一种非常吃力的活儿,脏活儿,大都是一些年轻人,因为他们扬场有气力。扬好一场庄稼,需要不少人来回轮替着进行,才能把场扬好。
   
扬场光靠有劲不行,还得靠技术,靠窍门。我清楚地记得,每当队里扬场的时候,都离不开老爸。风大了,老爸侧着身子,扬场锨顶风扬得低些,籽粒一点也吹不跑;风小了,扬场锨扬得高些,皮糠照样扬出去。
   
轮着年轻人扬场了,老爸在一旁观看着,哪个年轻人扬场姿势、动作不对,籽粒被风吹跑了,或者扬不开,他会马上走过去,夺过那年轻人手中的扬场锨,教给他:风大怎么扬,风小怎么扬。但是,不论风大风小,都必须把籽粒皮糠撩匀,边说边给那些年轻人做示范。年轻人看了以后,都对老爸的扬场绝技佩服得五体投地,口服心服。
   
扬场全借助风力。没有风,扬场是无法进行的。但是,没有风,别人不能扬场,老爸照样能扬场。老爸的扬场绝技,绝就绝在这里。在无风的情况下,譬如说扬麦吧,老爸用扬场锨拆起一锨麦子,往上高高一撩,把麦子均匀地抛上天空,长长的一溜,不等麦子落下来,紧接着再用扬场锨朝着麦子一扇,自然风扇出来了,皮啦,壳啦,糠啦,一切全扬了出去。
   
我记忆犹新的是,农村实现生产责任制以后,生产队时的大场不存在了,一家一户搞起了单干,庄稼熟了,各自都在地头边操了一片空地当作场,晒庄稼,扬场,打粮食。可是,老天爷有时偏偏不尽人意,需要扬场时却无风,眼看着打下来的粮食皮糠扬不出去,束手无策,只好把粮食堆积在场里,用塑料布盖起来,单等着起风以后再扬场,甚至打场碰到了阴雨连绵天气,粮食霉变了,一些农民叫苦不迭。老爸由于有一手扬场的绝招,等不到天气变化,粮食早已扬得干干净净,颗粒归仓了。
   
直到后来,农民种地实现了机械化,一说庄稼熟了,收割机一晌就收完了。从此,再也不用摊场、晒场、碾场、扬场了。老爸的扬场绝技也因此失去了用武之地。
   
几十年过去了。但是,至今村里人唠起老爸当年的扬场绝活,仍传为美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