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
(散文)
每当我听到蛙鸣的时候,发生在儿童时的那次捕蛙的事儿,都会历历在目地浮现在眼前。
记得小时候,家乡的雨水很大,经常动不动是下得坑满河平的。
水多了, 青蛙自然就多。不论白天,还是夜晚,到处可以听到蛙声一片。
从我记事的时候,家里很穷,别说好面馍一年四季很少吃上,就连杂面团子也食不饱腹,可以说是靠吃糠咽菜长大的。要想吃上一顿肉,除了过年一家人割上那么一二斤大肉,能吃上一顿外,平时想吃肉,那是过了马年是驴年,不可能的事儿。
一天又下起了大雨,从头天晚上一直下到第二天中午,地里到处是一片汪洋。午后,大雨停了,太阳从云缝里钻出来,孩子们一个个跑上街头玩耍。这时,不知是谁想出的点子,叫我和其他几个小伙伴一起去坑塘边捉青蛙,吃蛙肉。我去了。
村庄的后边有一个坑塘,四四方方的,很大很大。塘哪儿的青蛙多,在老远的地方,就能听到青蛙一片“咯哇咯哇”叫声。塘四周长满了各种各样的草,盛开着色彩各异的花儿,青枝绿叶的,青蛙就藏在花草丛里。我们还没有靠近它,它就“扑嗵,扑嗵”地蹦到了坑塘里。坑塘里的水很深,想捉到一只青蛙也非易事。
为了能够捉到青蛙,以解嘴馋,伙伴们想了很多招儿:或把青蛙往岸上赶,或脱下衣服盖,或用鞋捂,但,大都不好使。最后,终于想出了一个鲜点子,拿渔网逮。于是,伙伴们就急急忙忙地从家里拿来了渔网。两个小伙伴把渔网张开,站在坑塘的水里面,其他伙伴们从岸上往下驱赶青蛙,这样,青蛙正好就蹦进了渔网里,“守株待兔”。你别说,这招儿还真灵验,不多时,竟逮住了好多只青蛙。
伙伴们背着“胜利品”,来到了庄东头的一条小河边,就在这儿伙伴们展开了杀场。当时,我胆子小,青蛙不敢杀,下不里手,只好站在一旁观看。青蛙的肉大都在两只后退上,所以,杀青蛙使用的“凶器”是剪刀,把青蛙的两只后退剪下就行了。就这样,我眼睁睁地看着一只只活蹦乱跳的青蛙,顿时死在了伙伴们的“屠刀”之下。
晚上,我们享受了一顿丰盛的青蛙肉大餐。
梦,是人们现实生活的反应和体现。自从那次屠杀青蛙以后,夜里,我就不断地做噩梦,梦见有很多只花色的,青色的,黄色的,绿色的------数不清的青蛙一直在追赶我,在咬我,从噩梦中醒来,吓得浑身出了冷汗。
后来,伙伴们一起上学了,知道了青蛙是一种益虫,一只青蛙一天能够吃好多好多只害虫,是人类不可缺少的好朋友。从此,谁也再不去做伤害青蛙的事了,更不会吃青蛙肉了。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每当我回想起小时候那次捉青蛙,杀青蛙,吃青蛙肉的事儿,至今仍使我感到心里寒颤,后悔不已。心想,虽说自己不是“主犯”,然而,也必竟是一个“从犯”啊!
啥时想起了蛙, 我都不能原谅过我自己小时候犯下的那次“罪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