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谈一谈湘方言与普通话的两点语法差异 1301汉语言文学  刘甜甜   201322

(2016-06-21 21:30:32)
标签:

杂谈

分类: (7)方言/民族语言

             湘方言与普通话的两点语法差异

 

一般来说,方言与普通话在词汇语汇方面的差异特别显著。但是,从大一,再到大三,在邱老师的课上学习了现代汉语的语法,我将所学的普通话语法知识与我从小到大所说的方言的语法两相对比,我发现一些有趣的问题。

我作为一个深受家乡湖南方言语法的影响的人,在日常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会经常性地犯些语法上的错误。主要错误有两点:

 

(一)在“动词”后面同时带有“宾语”和“补语”的情况下,湖南方言中“宾语”往往跟动词联系更为紧密,在位置关系上,补语往往放在最后。


我意识到把“补语”放错位置这一错误,是源自于一次偶然。某一回我与班上一位斗嘴,因为说不过对方,就扔下一句话收尾:“懒得和你讲,讲你不赢。”该同学当场指出了我这句话中的语法错误。

从现代汉语语法角度,“讲你不赢”的正确逻辑顺序应该是“讲不赢你”。但是,在方言语法中,这一句式很常见。

下面来看一看这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句式:

 

1、“打不他赢”————〔动词+“不”+宾语+补语〕

变体:“打他不赢”————〔动词+宾语+“不”+补语〕

打赢他——打他不赢,“打赢”这个词组从中间被拆开,外省的朋友可能会觉得使语法错误,其实不然,这是我们湘语(湘方言)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区别于大部分官话(北方方言,特别提出一下,包括重庆话、常德话、张家界话等等和我们很近的方言)的鲜明特征。这是我们湘语的正统规则,反倒是北京话“打不赢他”的说法在我们湖南话下属大部分方言是不合语法的。

例句:

我搞不砣清来!——我弄不清楚

个键盘打不得字出。——这个键盘打不出字。

 

2、“赚得钱到”———〔动词+“得”+宾语+补语〕

否定句式:“赚钱不到”———〔动词+宾语+“不”+补语〕

类比“打不他赢”的表达方式,把“不”换成“得”,就是“打不他赢”的否定式了。

疑问方式是“……得……到”,其他的类比了。

例句:

你怕你个誜(shóo)样范搞得么子出咈(bah)!——你以为你这三脚猫能做成什么事情呢?

个火就有蛮大,烧得水开!——这火还真是大,能烧开水了

  

从以上两个例子可以看到湘方言中一个非常明显的语法规则:当动词后面同时出现宾语和补语的时候,宾语与动词联系密切。但是在普通话中,动词往往与补语联系密切,甚至慢慢地形成固定词组或者固定搭配。

湘方言中,补语与动词的关系非常松散,中间可以加入宾语、否动词、助词“得”这一类的词语,并且这样的用法在湘方言中随处可见


(二)在双宾语的结构中,湖南方言中的受事宾语往往放在与事宾语之前,这一处置与普通话的语法刚好相反。

 

“把本书我”——〔“把”+受事宾语+与事宾语〕

这个说法退化得特别快。个人意见,我们应该维护我们的固有表达方式,说好纯净的长沙话,北京话式的表达方式是不可取的。

例句:

张爹,把杯水我啰!——老张,给我一杯水啦!

我还无([])把钱你来!——我还没给你钱呢!

 

在湘方言的这类“把字句”中,“把”可以理解为带有实际意义的词语,相当于普通话中的“给”。可能是出于语言的经济性的原则,湘方言中的这类“把字句”在湘方言中特别常见。

 

以上两个问题中所列举的句式,在我的方言中大量存在,而且变体很多,在湖南各县市说法不一。在学习现代汉语语法之前,完全没有意识到方言语法与普通话语法之间的差异。慢慢地,我在日常使用普通话的过程中,不断出现错误,闹出笑话,才明白是怎么说错的话。    

现代汉语语法中,补语与动词联系紧密,然而方言中并非如此。另外在方言中将受事宾语与与事宾语颠倒的语法规则,的确会在很多场合让我说错话,或者一时语塞,不知道怎么说话。可见,本宝宝说好一口普通话,真是不容易呀。真是需要鼓励一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