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洪运:关于“使、叫、让”的区别(对外汉语 2011221102410010)

(2013-12-15 15:54:39)
标签:

使

分类: (2)词汇/语义

关于“使、叫、让”的区别

《实用现代汉语语法》把“使、叫、让”归为可表使令意义的一类词,在《现代汉语八百词》对“使、叫、让”也有如下解释:

使:致使;让;叫。

让:致使;容许,听任。

叫:致使。

先来观察如下几组句子:

A1.爸爸让他学习。

A2.爸爸使他学习。(*)

B1.公司让他去日本。

B2.公司使他去日本。(*)

C1.他叫我把材料送过去。

C2.他使我把材料送过去。(*)

D1.厂里叫我到上海去一趟。

D2.厂里使我到上海去一趟。(*)

既然《现代汉语八百词》认为“使”、“让”、“叫”都表示致使,并用“让”、“叫”来解释“使”,或者如《实用现代汉语语法》所讲这些动词都是“表示使令意义的”,那么为什么用“使”来代替“叫”、“让”所得的A2、B2、C2、D2句都不合格呢?

李临定(1986)指出:“尽管‘叫’、‘让’和‘使’都有致使义,但是侧重方面则有所不同:前者侧重于人,后者侧重于事件;前者经常表示某人致使了某种动作,后者则总是表示由于某个事件而引起了什么结果;前者常和人的主观意志相联系,后者则不和人的主观意志相联系。”

而且,“使”只表示单纯的“致使”,“让”、“叫”还可以表示“容许”或“任凭”。如:

E1.你让我仔细想一想。(容许)

E2.让他闹去,看他能闹成什么样。(任凭)

F1.他不叫去,我就不去。(容许)

F2.别理她,叫她哭去。(任凭)

可见,“使”、“叫”、“让”本身具有两种词汇义,一类是纯粹致使义,即纯词汇义;一类是具体的致使义,这一类致使动词主要构成兼语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