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滨临江湖QQS大道致远
滨临江湖QQS大道致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509
  • 关注人气:11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玉洁:论闽南语中“甲”的语法意义(汉语言文学2011221102110121)

(2013-12-12 09:39:52)
标签:

365

闽南方言

“甲”的语法意义

分类: (7)方言/民族语言

摘要:闽南语是汉语里一个很有特点的的方言,它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面有许多别于汉语其他方言的特点,它还是一个超地区、超省界甚至超国界的方言。因此,闽南语在汉语方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如果要从事对闽南语的研究,我们必须要从闽南语中的一些通用词汇着手。所以,本文就是对闽南语中的“甲”这个高频汉字进行探究,从而挖掘出其蕴藏的丰富的语法价值或语法意义。在现代汉语语法中,语法包含许多方面,这就是本文论述的方式,在语法这个大范围中,将“甲”细化到更深的层面。

 

一、引言

在闽南语中,“甲”这个字用的非常普遍。如果我们呆在一些闽南人中或在听一些闽南歌曲时,“我甲汝”这个短语使用的频率很高。对我们这些使用普通话的人来说,理解其中的意思就非常困难。所以,提高我们对闽南语的一些认识,这是现实的的需要。基于这种情况,本文就从闽南语的生活词汇入手,探究“甲”这个字在不同语句下的的用法和意义,并进行归纳总结,从而让我们在语言隔离的时代,让我们在闽南方言中感受它的价值。

二、闽南语中关于“甲”的话语

“甲”这个字在闽南语中非常流行,它的应用也非常广泛。这是一个非常贴近生活的词汇,往往就会被忽略其自身的价值。可是,当我们对其进行研究时,就会发现,“甲”这个字包含许多重要的语法价值。现在,我们就例举一些闽南语中关于“甲”的话语。

⒈汝想要甲伊买什么?(你想要给她买什么?)

⒉痛甲要死。(痛得要命)

⒊汝一身流疡甲。(你浑身脏得很)

⒋踢甲真激烈。(踢得真带劲)

⒌甲人送去。(给人家送去)

⒍我先甲汝定好势。(我预先替您订好)

⒎汝开甲真紧。(你车开的很快)

⒏我甲汝包好势。(我替您包好)

⒐汝甲我去好。(你跟我去)

⒑飞机票甲千万元港纸。(飞机票和以前多元的港币)

⒒有消息随甲汝讲。(有消息马上告诉您)

⒓阮会尽快甲汝联系。(我们会尽快跟您联系)

⒔亚运村起甲真新式。(亚运村盖得很新式)

⒕甲汝肖捌真欢喜。(认识你真高兴)

⒖侨联林先生有甲恁订房间无?(侨联林先生跟您预定房间了吗)

⒗汝是王伟先生甲夫人李秀德?(您是王伟先生和夫人李秀德吗)

⒘艺术教育学院甲文理科。(艺术教育学院和文理科)

⒙菜煮甲勿会咸。(菜煮得不咸)

⒚惊甲即款。(怕的这样)

⒛水甲(漂亮得很)、好甲(好得很)。

由于文本有限,我只是例举了关于“甲”的一些生活用语。在闽南地区,“甲”似乎无处不在,它可以以不同的意思、不同的词性出现在闽南语中。如果我们想要完整地掌握“甲”的用法,就必须从以上例举的这些生活化语开始、进行详细的分类,以便我们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理解“甲”的不同的语法意义。

三、从现代汉语语法的角度对“甲”进行分类

(一)从词性的角度对“甲”进行分类

如果从词性的角度对“甲”进行分类,它可以分为四类:介词、连词、助词和结构词。接下来,本文将会从这四个方面来探讨“甲”的词性。

① “甲”作为连词

当“甲”作为连词时,相当于汉语普通话中的和、跟的意思。例如,飞机票甲千万元港纸(飞机票和以前多元的港币),艺术教育学院甲文理科(艺术教育学院和文理科)等,这些句子中的“甲”就是一个连词,它的功能就是将前后两个成分连接起来,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句子。但是“甲”与汉语普通话的“和”还是有点区别。在汉语普通话中,“和”连接的两个成分通常是表并列,如;我和你,学校和家。但是在闽南语中,“甲”作为连词,它连接的两个成分不仅可以表并列,也可以是包含关系。比如,汝是王伟先生甲夫人李秀德(您是王伟先生和夫人李秀德吗),这里是表示并列;但是,如在“艺术教育学院甲文理科(艺术教育学院和文理科)”这句中,很明显,艺术教育学院和文理科就是包含关系。相比汉语,闽南语保留很多古代汉语的成分,它没有像汉语经过精细的加工,所以,显得较为原始和粗糙。

②“甲”作为介词

当“甲”作为介词时,它就相当于汉语普通话中的“跟”、“为”或是“替”。这里为了更好地区分“跟”作为连词和介词,我们可以用英语来解释一下。当“跟”是连词时,我们可以译为“and”,当“跟”理解为介词时,我们可以译为“with”、“for”等。这样一来,我们可以清楚地区分这两者之间的差异。

在闽南语中,“甲”当做介词来使用,是很常见的用法。例如,“侨联林先生有甲恁订房间无?”这个句子中的“甲”,就是介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的动作行为。又如“我要甲恁定一货柜达十一万美元的影雕(我要向你们定一货柜达十一万美元的影雕)”,这个“甲”又可以译为“向”是一个趋向介词。而“甲”后面都是接人称代词作宾语,如“甲我买”、“甲伊买”等等。这是“甲”在闽南语中的一个普遍用法。

③ “甲”作为助词

“甲”作为助词,这种用法虽然不如前面两个普遍,但是在闽南语中也可以找到“甲”被作为介词来使用。当“甲”被当做介词时,这个与古代汉语中“之”的用法比较相似。在古代汉语中,“之”作为助词来使用的例子,数不胜数。例如,“何陋之有”,这个“之”就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应该是“有何陋”。在闽南方言中,这种现象也是存在的,如“甲汝肖捌真欢喜(认识你真高兴)”,在现代汉语中,正确的语序应该是“肖捌汝真欢喜”,在这个句子中,“甲”就没有充当任何句子成分,它和“之”一样,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这是“甲”的一个较为典型的用法,也是值得深究的一个语法现象。

然而,对“阮会尽快甲汝联系(我们会尽快跟您联系)”这句,许多语言学家对它的界定都很模糊,有的人认为这个句子中的“甲”也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正常语序应该为“阮会尽快联系汝”,但也有一些语言学家表示,这个“甲”可以当做是介词,理解为“跟”,即“我们会尽快跟您联系”,这一直都是人们争议的话题。但是依我的看法,这主要取决于“联系”这个词的的词性。当它是及物动词时,前者的观点是成立的;当“联系”作为不及物动词时,“甲”就可以当成是介词“跟”,后者的观点就是合理的。这种现象在汉语中也会出现,在这一点上,闽南语也显示出其语法的丰富性。

④ “甲”作为结构词

当“甲”作为结构词时,就相当于汉语中的“得”。汉语中主要有三种句法结构可能使用结构词,这句是中补结构、状中结构和定中结构。不管是是其中那种句法结构,它们都能够稳定地反映认知结构中的主观判定关系。比如中补结构,它在一定条件下会借用结构词“得”。例如:“砸得烂”和“砸得非常慢”。在闽南语中,“甲”也有这种用法。例如:“踢甲真激烈(踢得真带劲)”、亚运村起甲真新式(亚运村盖得很新式)和“痛甲要死(痛得要命)”,这三个句子中的“甲”就是结构助词“得”。

在一些网络用语中,“甲”也可以作为动词来使用,被理解为“吃”的意思,比如网上经常有这种说法,“我甲饭了”,就成了普通话中的“我吃饭了”。查阅相关资料之后,我发现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在纯正的闽南语中,“食”才是“吃”的意思。如,“吃得完”就是“食会了”,“吃饭”就是“食饭”,“吃了吗?”就是“食末”,“吃早饭”就是“是早起”,“吃中饭”就是“食日昼”,“吃晚饭”就是“食下昏”等等,都没有“我甲饭了”这种说法,这也是我们在研究研究闽南语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二)从句法结构的角度对“甲”进行分析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补充说明成分。有补语成分的句子是补语句。补语句的助词用“甲”,相当于普通话“得”。常作补语的词如下:

① 动词或动词短语。如欢喜甲跳起来(高兴得跳起来)、搬过来。

②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如坐甲真好势(坐得很好)、洗甲清气的(洗得干净点儿)、行甲紧淡薄(走得快点儿)。

③ 数量词、代词也可以作补语。如写甲安尼(写得这样)、惊甲即款(怕得这样)。

④ 动词或形容词后加“甲”。如惊甲、也可以说惊甲要死(怕得要命)、水甲(漂亮得很)、好甲(好得很)。

“甲”作为“的”讲,在闽南语中,就是中补结构的的标志。但是从细处划分,补语的类型有很多。例如:结果补语、状态补语、趋向补语、可能补语、程度补语等。当“甲”译为“得”,作为补语的标志时,可以分为状态补语和。可能补语。

① 在闽南语中,使用到“甲”的中补结构中,第一种就是状态补语。状态认知项占据补位充当不语,这时的补语就是状态补语。例如:                                 汝开甲真紧(你车开的很快)。

亚运村起甲真新式(亚运村盖得很新式)。

痛甲要死(痛得要命)。

汝一身流疡甲(你浑身脏得很)。

比如第一个句子,“真紧”占据补位充当状态补语,它并不是说汝在“开”这种动作行为的作用下而“真紧”,而是说汝在“开”的同时伴随着“真紧”这种状态。

补语中心语与状态补语的组合需借用结构词“甲”,前者的音强强度及音长长度一般均小于后者的音强强度和音长长度。比如“痛甲要死(痛得要死)”,补语中心语“痛”和状态补语“要死”之间需借用结构词“得”,其中,“痛”的音强强度和音长长度均小于“要死”的音强强度和音长长度。

② 第二种就是可能补语。可能认知项占据补位充当补语,这样的补语就是可能补语。这时,补语中心位所出现的认知核一般由动词充当,有时也由形容词充当。补语中心语与补语之间要带结构词“甲”。例如:

水甲(漂亮得很)。

起甲好势(盖得好看)。

好甲(好得很)。

但是,有些中补结构中的补位既可能出现状态补语,有可能出现可能补语,从而造成歧义。比如:“起甲好势(盖得好看)。”它可能表示“起”这一动作行为所伴随的状态是好,“好”是状态补语;也可能表示盖好,“好”就是可能补语。这两种不同的补语不但在意义上存在差异,在形式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我们通过了解闽南语中的“甲”以及含有“甲”字的生活用语,从现代语法的角度进行分析,是必会加深我们对闽南语的认识和研究兴趣。以上是我对“甲”这个字及“甲”的短句进行的词义和句法结构的论述,接下来,我会重点对一句含“甲”的语句,从语音、语里、语表和语用价值这几个方面,对闽南语进行更加系统的的探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