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姚欣欣:“与”“和”“及”“跟”“同”的异同和并用标准(10中文一班2010221102110067)

(2012-11-06 22:42:07)
标签:

杂谈

现代汉语语法

湖北大学

姚欣欣

分类: (2)词汇/语义

“与”“和”“及”“跟”“同”区别联系和并用标准

1请看下面5个句子:

我与他;    

我和他;  

我跟他

我同他

我、你及他

    这5个句子都表示并列结构,而且分别用了5个不同的连词。这5个词在这里都是有连接作用、联合之意,除了字形的不同,它们还有哪些区别和联系呢?

    从语体色彩来看,“与”多用于书面语,“和”在书面语和口语中都用,“跟”就完全是口语了。在一些固定短语、书名标题等书面语中,就常用“与”,如“与狼共舞”、为了纪念鲁迅诞辰一百周年,日本的奈良和夫和内山嘉吉共同撰写了《鲁迅与木刻》一书中的“与”;日常生活中一般不用“与”,比较“我和小芳周末要去看《梅兰芳》”和“我与小芳周末要去看《梅兰芳》”,后者虽然表达无误,但是感觉说话者的表达太过文雅端庄,不太符合日常生活的随意和自在。

    “和”也有“和而不同”“春和景明”等固定用语,但这些固定词语中的“和”并不是连接成分和联合之意;在书面文章中也有“莫言和《红高粱》”的用法,但这种类似表达也可以用在口语中,并无大碍,而如果在口语中仍说“如何看待莫言与诺贝尔文学奖”就略显严肃了;像“我想和你一起逛街”、“家乐福和沃尔玛都是国际化超市”中“和”在生活中的的用法还是很广泛的。

    “跟”是完全口语化的表达,在正式文献和固定搭配中几乎没有表示 “跟”作为连词的用法,但在口语中却是另一番局面:“我跟他是好朋友”、“他跟他弟弟一起吃的晚饭”……这在生活中尤其是在方言中是普遍用法。

    “同”的用法仅限于并举2个事物,如一般只说“我同他一道看日出”,而不说“小红、小丽同我一道吃食堂”。“同”用在并举3个事物的时候就感觉表达僵硬,甚至有些突兀和别扭。

    “及”一般用于并举3个或3个以上的词语成分,而且语义上侧重于逐层递进和突出强调。如“我、你及他”这句,“及他”放在并举的“我、你”之后,是在强调还有一个“他”的存在,不要漏了“他”。再如:“参加这次活动的有教师代表、企业董事及政界官员等”,“政界官员”放在“教师代表”和“企业董事”之后,有按参加这次活动的人士地位逐层排列的意味,而且更加突出说明地位最高的政界官员的参与。其他连词可能不会太注重前后成分的区别,词序排列似乎没有多大影响。这是在横向方面看“及”和“同”与其他3个连词的区别。如果一点要在语体色彩上把“及”和“同”归类,那么“同”可能更接近“和”和“跟”,并且有点介于其中的意思,而“及”可能比较接近“与”。

(以上分类是一家之言,不代表学术权威)

 

2问题是:如果出于句子表达的需要,这几个连词该以什么标准排列和共用呢?

    比如“我们来讨论一下西瓜和苹果与菠菜和茄子的关系”,这句话有没有语病?我想要表达的是水果和蔬菜的关系,然后以西瓜、苹果作为水果的代表,菠菜、茄子作为蔬菜的代表,然后再讨论水果和蔬菜的关系,不知道这样的表达是否合适。这个例子显然不太明确,不过大概能体现我想要说明的问题:如果这类句子有语病,那是因为连词没有用好的缘故还是其他原因?西瓜、苹果间该用哪个连词?苹果、菠菜间又该用哪个连词?这里边有没有一个约定的标准呢?诸如此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