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恩是一种情感,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2025-10-23 08:41:47)
标签:

世道人心

感恩

杂谈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孤独、疏离和焦虑日益加剧的时代,不信任感增强,建立真正的人际关系变得越来越困难。如果这些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幸福、有韧性和有意义的关系呢?答案就在于感恩——这不仅仅是一种短暂的情感,还是一种生活方式。现今感恩之心似乎稀缺,许多人将一切视为理所应当,没有珍视之情,于是言谈举止不再自然和谐,反映出粗俗与狭隘;面对所得居然不思回报,贪婪与无耻伴随自私与傲慢同行。如此心态,何以能形成良善的气场?不尊重他人,怎能期待获得他人的尊重?

感恩,是得到别人的善意帮助后所产生的感激情感。只要这种情感存在就很好了,不一定非要礼尚往来回赠物品不可。有时付出善意的事情虽很小,但是恩情不能忘,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感激之情,对提供帮助的人产生了深深的心理认同,我知道你不需要我回报你,所以我回报你的方式就是我要成为你,像你一样地去帮助世界上需要帮助的人。我们存在本身,是无数人支持、善意和努力的结果。健康的感恩一定是真心换真心的,认识到这种相互联系,我们便能从孤立走向感激,从绝望走向力量。一个懂得并积极表达感恩的人,他既不会被消极情绪压垮,也不会被逆境击倒,这是因为感恩本身就是积极的、向前看的。发自内心的感激,便能从内心获得力量,不仅能让我们生存,更能让我们茁壮成长。感恩,并非自欺欺人的乐观,而是一种强大的心灵力量,它会让我们从绝境中看到希望,从庸常中挖掘美好,从废墟中重建人生。

生活不会一帆风顺,有的是令人伤心绝望的糟糕事。但会感恩的人,总可以换个角度看问题,从一切不利中发掘有利。生而为人,谁没受过点难,遭过点罪。如果紧抓着痛苦不放,一辈子还有何乐趣可言?不幸来自抱怨,而幸福来自感恩,眼中尽是挑剔,心中全是不满,你只能天天郁闷,被负能量笼罩。积极地看待问题,在失望中看到希望,所有坎坷都是成长的好时机,所有的遗憾都是对人的保护。感恩之所以是种疗愈,就在于它给了我们转换视角的可能。当你学会自我安慰与宽解,再大的麻烦也不能把你怎么样。一旦学会感恩,人便能看到来自全世界的温暖和善意,对生活重拾热情。一颗感恩的心,自带正向的能量磁场,能够吸引来你想要的一切。少一些责难与抱怨,多一些善意和回报,当感恩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你离幸福就不远了。我们应在日常生活中培养真挚的感恩之心,与其关注生活中的缺憾,不如珍惜身边人的存在与付出。感恩是一种选择,它能改变我们的视角,赋予我们力量,使我们在人生的风雨中依然保持温暖和希望。

人生就如一段旅途,原本是为了偿还恩情而来,可许多人却误入了索取的歧途,于是,不满与苦恼纠缠成常态,成天抱怨命运的不公。愁云惨雾、内心烦乱,大多是因为感恩之心的缺失,人格的不圆满。其实这个世界谁也不欠你的:自呱呱坠地那刻起,就欠下父母的养育之恩; 享受安宁,就有国家庇护之恩; 学识长进和个人的成长,归功于老师的教导和生活的历练; 得到关心与照料,那是亲友之情;每一粒粮食与每一滴水,亦是自然的馈赠。缺乏感恩,必然导致精神与物质的双重贫瘠;不懂感恩,便无以寻觅快乐。真正懂得感恩并将之付诸行动,乐于无私奉献的人,不会长久受困于烦恼之中。当我们感激别人,最终丰富的是我们自己的人生。 稻盛和夫说:人类生存于森罗万象的大千世界当中,只有当我们对所有事物都怀有感恩之心时,我们才能够得到救赎。缺少感恩心的人和不知感恩的人的灵魂是没有办法得到成长的。”“人只要懂得感恩,就能够改变人生。感恩不只是一种生活态度,还是较高的思想境界。拥有感恩之心的人,不只会是一位哲学家,更会是一个智者。

美国管理学教授亚当·格兰特就说过:“同样是提供帮助,其中得到感恩的人比没有获得感谢的人,更愿意提供二次帮助。”人际关系的至高境界,一定是:彼此感恩,互为贵人,不懂感恩的人,往往接不住贵人运。人生这条路上,只有互为拐杖,携手前行的人,才能走得更远。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可贵之处,恰恰就在于互相辉映,彼此救赎,互相帮助,互相成全,将善意流转下去,才能走得更远。生命是一种回声,你把最好的给予别人,就会从别人那里获得最好的。当我们学会了欣赏和感恩,就拥有了幸福和快乐。命好不如习惯好,养成感恩的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历史学家许倬云一出生就患有严重的腿疾,大半辈子都在颠沛流离中度过,就是这个饱受风霜的可怜人,却活成了人人钦佩的乐天派。老爷子在接受采访时说:“面对生活,我向来只感恩。”人只要感恩,万物将滋养你,托举你,疗愈你。能拯救你的唯有那颗感恩的心,一个时常感恩的人,看万物皆可爱,世事皆明朗,心中自会盛满幸福。

2025-10-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