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用”之大用
(2025-03-18 09:05:10)
标签:
审美话题“无用之用”杂谈 |
现在有的人家装修房子,很喜欢学酒店的样子,家具什么的配置,都讲究实用、规整、简洁,也都很高档,但就是缺少彰显个性与品味的东西,显得缺乏人气。有些带有个人印记的东西,如个人喜欢的相片、艺术画、小摆设,虽然不是很实用,随便放显得有些乱。但正是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会带给我们视觉的享受、精神的愉悦,进而一点点塑造出我们与别人不同的灵魂。一个人身心健康的秘密,就隐藏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微之处。所以,要花点心思去装点我们的生活,勇于用一些看似无用的东西表达自己的个性,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多彩。
庄子说:“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这世上并没有完全一无所用的事物。所谓的无用,换个思路看,它同样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场灵魂的修炼。苏联时期的作家普里什文善于从平常的事物中发现生活的哲理,他在散文《通向友人之路》中说:“当一个人说‘这有用’,那么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对自己有利。这需要对他进行许多社会教育,让他感到,某种事物首先是对大家、对社会,而不是对自己有益。如果有人说‘这很美’, 那么他所想到的是,对于大家,它是美的。” 读书写字,莳花弄草,买菜做饭,或是其他爱好,以如今的眼光来看,似乎都是无用的事。但生活需要这些无用之事作为装点,需要以这些无用之事,增姿添彩,填补空缺,这就是“无用之用也。”。
很多时候你全身心投入,去学习一个当下看似无用的东西,比如一项技艺、一项运动,练练字,画画,看一本用不着的闲书,哪怕当时你觉得这是在浪费时间,但是好与坏别先急着去定义,攒攒着,说不定哪天就用得上。踏踏实实地积累,你不辜负时光,时光也不会辜负你。每个人的起点都各不相同,但决定人生厚度的,往往是平日里的积累、沉淀。那些看似光辉灿烂的人生,背后都是默默无闻的厚积薄发。让活着不仅仅困于生存,而是生机勃勃地活着,有乐趣也有意义。正如梁文道在《悦己》中所写:“读一些无用的书,做一些无用的事,花一些无用的时间,都是为了在一切已知之外,保留一个超越自己的机会,人生中一些很了不起的变化,就是来自这样的时刻。”这些无用之事,是缓解焦虑、提升幸福感的最佳方式,如果诗与远方太过缥缈,那么当下的爱好,便是最实际的浪漫主义。
林语堂先生曾说:“在人的一生,有些细微无用之事,本身毫无意义可言,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时过境迁之后,回顾其因果关系,却发现影响之大,殊可惊人。”事事都求结果,反而没有结果,时时处心积虑,最终得不偿失。人这辈子,汲汲营营不是目的,享受生活才是最大的意义。尝试去做些无用的事,享受一阵清风,等待一朵花开,顺其自然往前走,有时无用之用,反而能成为大用。人世间千万事,并非只有实用主义,享受无用之用的乐趣,你才能感知到生命的美意。很多时候,我们以为有用才是人生的终极追求,每做一事,都要盘算着去达到怎样的目的,可当你拼到最后才会懂,人生的很多成就,生命里的真正幸福,反而来自那些无用之事。
2025-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