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氛围,读懂氛围
(2024-11-19 16:49:01)
标签:
处世之道氛围杂谈 |
心理学中所讲的“气氛效应”,实际上是一种总体关系效应,即由于事物间关系所造成的总体气氛对行为的影响。现在有一个网络流行语叫“氛围感拉满”,就是形容某个场合或活动的气氛非常好,让人感到非常兴奋、愉悦或舒适,在不自觉中就受到感染,情绪向着主办者所想要的方向发展。“氛围感”是可以让人觉知的某种东西,譬如“气”、“能量”这类摸不着看不到却能被你感知察觉,进而影响到你内心活动的感受。而这种感受,是可以被营造设计的。处于某种情境下,我们会有意或无意的做出与该情景下有关的行为,并且沉浸其中。比如身处图书馆时,学习的专注力就会比在宿舍或者其他公共场合更好;即使和朋友在一起吃食堂,也会觉得比自己一个人吃饭更加香;青少年和长辈在一起时,会不由自主的变乖变懂事等等,都属于受环境影响后心理状态的改变,从而引发行为的改变。
善于当老师的,都很会制造氛围,在良好的氛围中,学生就会受到感染,增强学习的欲望,不但理解到位,而且学得快记得牢。孟子曰:“君子引而不发,跃如也。中道而立,能者从之。”教人射箭,君子应该先拉开弓,而不是急着发射,只装作跃跃欲试的样子。恰到好处的中道上站立指导别人,这样,学习的人就能紧紧追随。善于教人学习的,只是做出要学习的样子,营造氛围,启发学生理解,就会增强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愿望。
再好的夫妻关系,也需要用心经营,创造良好的氛围,想说话就说,这就是最好的伴侣。幸福指数高的婚姻中,夫妻基本都有一起睡前看电视,一起聊天的习惯。重要的不是聊了些什么,而是那种随时可以聊天,每天都有话说的感觉和氛围。在睡前那点短暂而宝贵的时间里,听一听对方的苦闷,讲一讲白天的所见所闻,我愿意让你知道我的一切,而你的一切我也感兴趣。幸福,就是有人愿意听你说废话,就是永远都不嫌你话多,就是漫无目标的闲聊也都能得到回应。
氛围,不但要感受,而且需要读懂。日本人有句俗话叫“读空气”,这跟国人的“察言观色”、“忖度”基本是一回事。搬到中国人的语境里,“空气”可以是场合、情况、气氛,一切需要“看”但看不见的东西,也就是“氛围”,读懂了特定的氛围,就能作出适当的应对。理想的状况下,“读空气”是一种公平交换。你对他人的体谅,换来他人对你的理解和接纳,它能让一个团体里的每个人都获益。2017年的日本电视剧《世界奇妙物语》里面有一集叫《忖度》,一个初来地球的外星人潜入大型企业,研究地球人不可言传的社交规则。“读空气”在他看来是一种奇怪的沟通方式和利益交换,尽管很奇怪,但似乎每个人都通过阅读空气,忖度形势,达成了自己想要的目的。外星人最后交出了他的考察报告:“忖度,这是地球人必不可少的交流方式,它处于真心话和场面话之间。他们还会继续忖度别人的心意吧,这是在地球——这个并不是那么美好的世界上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技能。”
2024-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