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刻意,顺其自然
(2024-07-19 07:40:09)
标签:
把握平衡顺其自然杂谈 |
传说苏轼死前最后一句话是“着力即差”。“着力”即刻意,但凡用力皆是刻意而为之,当你越刻意想要一个结果,对此生出执念来,结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着力”其实就是死磕,若是一味执念,着力太深,就撞墙了。刻意而为的东西一般都不能长久,甚而还会产生痛苦。但“着力即差”也并不是说不要努力,而是不固执一念,不深陷其中。生活中真正属于你的东西是不用着力的,倒不如随心随性,天真自然。对的事是不需要太用力的,最佳的方法是那种可以轻松顺势自然得到的,即所谓的巧劲。得法时,不苦也不难。
“着力即差”,是苏轼历经起落磨难后的醒悟。人的一生忙忙碌碌,无论悲贱还是富贵,都逃不脱命运。经世多了,就不会太刻意,一切都能看惯,一切都能理解,一切都会顺其自然,这不是无所作为,自甘委顿,而是活得自在,活出自己的人生。作家贾平凹说过:“知道什么东西不能改变,这是平和;知道什么东西可以改变,这是勇气。而知道二者之间的分别,这就是智慧。人能改变的那部分,那就是术,而人必须认同、遵循的那部分就是道。术是你能驱动什么,道是你能被什么驱动着。”用心不用力是一种智慧, 生活中太用力了,就少用心,做很多无用功。与其刻意用力把自己搞得心力交瘁,还不如顺其自然顺势而为,这样会轻松许多。
刻意的东西往往会适得其反,顺其自然反到能得到该得的东西。想要的太多,能留得住的太少,这是现代人最大的遗憾。背上想要太多的包袱,太刻意,身心俱疲,结果是,得是得不到,反而受其害。为了免遭其难,只能把自己的心给悄悄关上,不再去想要那么多,不再那么“着力”,痛下决心,作出决断,该断就断。对内,是“莫再执着,不如放手”,该放下就放下;对外,便是“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身外之事由他去。
周国平先生说过:“人生的道路分内外两个方面。外在方面是一个人的外部经历,它是有形的。内在方面是一个人的心路历程,它是无形的。内在方面比外在方面重要得多,它是一个人的人生道路的本质部分。外在方面往往由命运、时代、环境、机遇决定,自己没有多少选择的主动权,在尽力而为之后,不妨顺其自然,而应该把主要努力放在自己可以支配的内在方面。” 人生,不需要刻意那些炫目的成就,只需将自己的真实的品格能力全面呈现,在困境中看得开,在顺境中看得远,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强求,一切顺其自然,也不枉此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