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放下对完美的执着

(2024-05-10 07:14:51)
标签:

求全责备

完美

杂谈

有一位大师在临终前,想从两位徒弟中挑选一个继承人,于是就让两人去树林找回一片最完美的树叶。大徒弟带回来的一片树叶,并不完整更谈不上完美,他说:师父,我并没有在这片树林中找到最完美的树叶,我拿回来的是我认为还算完整的一片。二徒弟心中一直念念不忘那片最完美的树叶,不停地在树林里翻找,却徒劳无功,最后空手而归,他对师父说:树林里有很多树叶,但是我没找到完美的。大师见状,默默地将衣钵传给了大徒弟。这是为什么?因为世界上从来就没有完美的树叶,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生,与其求个事事完美,不如放下对完美的执念,只要做到问心无愧就行了,这是最好的活法。

世上的完美主义者总想着要达到完美,但是绝对的完美是不存在的。你所趋向的完美,在你移动向前想要接近时,它也在不断变化,移动了同样的距离,所以你永远不可能到达。因此这些完美主义者经常会悲观起来,认为:“不值得做什么努力,因为无论你怎么努力,都无法达到完美。”托尔斯泰就曾告诫过这类人:“你要知道,你的使命不在于达到完美,而只在于越来越近地走向完美。”“如果你看到社会制度是坏的,你又想改造它,那么你得知道,为此只有一种办法,即让所有人都做得更好。而为了让所有人都做得好,你力所能及的只有一点:自己做好。”在追求完美的路上,人最应该做的就是完善自己,不断前进,超越自我,才能更接近完美。

生命的设计本身就是反完美主义的,比如会生病,会老去,会有各种各样的缺陷,完美主义只不过是头脑里的一种幻想。我们幻想事情要如我们所愿的去发生,一切都是要确定的,一切都是要对的、美好的,这种头脑中的幻想,无论是对自己,或者是对他人,都是一种压迫,会陷入焦虑。生活就是这样,老想着完美,就不会有完美,因为做一件事老想着要完美,就会经常用“完美主义”作为理由,要等到万事俱备才动手去做,于是一拖再拖,不了了之。为什么就不能“先做起来,再想完美”呢?其实,在做起来的过程中全情投入,一丝不苟,虽最终与完美还有距离,但慢慢地也能把事情做好。在人生阴晴圆缺的生活中,几乎不存在完美,要活出属于自己的圆满,必须做一个行动主义者,抢先行动。

我们每个人都有缺点,但缺点背后总隐藏着优点,每个人要放下对完美的执着,去接纳一个有缺陷的真实的自己。我们很难将每件事都做好,让人生不留任何遗憾,但最好的状态,不是你从不失误,而是你从没有自暴自弃,放弃成长。要允许自己有缺陷,允许自己出错,原谅自己的迟钝和平庸,接纳下自己的不完美。只有真心拥抱它,通过接纳,才能进行自我整合,活出完整的生命,成就更好的自己。

美好的生活并不是一种完美的生活,因为人的每一天都会犯错,都会留下遗憾。对完美的追求,其实是一种很深的我执。仔细想想,世上哪有什么绝对的完美?完美只是我们的观念和标准,而且每个人的标准都不同。如果我们不能放下自我设定的完美标准,就很难学会接纳现实,往往会产生不必要的纠结和烦恼。所以要放下对完美的执念,不求全责备,拥抱不确定性,调整保持主动与被动之间的平衡,全心全意地活在当下,活出如荣格所说的我情愿要完整,也不要完美的真实的人生。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的确需要不懈的努力,为过上美好生活而奋斗,不过,美好并不等于完美,现实生活不能使每个人都称心如意,但我们仍然可以用内心最美好的东西来祝福这个世界。

2024-05-1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