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平气和,笃定前行
(2024-04-23 07:18:56)
标签:
淡然处之心平气和杂谈 |
“心平气和”这个词说的既是一种状态,也是一个过程,心平,气才会和。但是,心平是一件很难的事,心不平了,气就难和。人在世上生活,不会风平浪静,经常是平地起波澜,人心在这险滩乱石中,随时随地都会出现起伏。只有把事物看得通透顾全大局的人,才能脱离情绪的支配,做到心平气和,稳如磐石,忙时不乱,惊时不慌,即便生活风云莫测,仍能闲看庭前花开花落。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非宁静无以致远。”心气平和者,常思常人不能所想,自然眼光长远,平静对待得与失,人生自然就波澜不惊,行稳致远。
在厦门大学研究生近期的拟录取名单中,有一个叫张壮壮的名字引起人们的注意。他是一名城管协管员,平日里是个沉默寡言的小伙子,每天下班后,他放弃聚餐玩乐,独自躲进狭小的出租房埋头苦读。别人在闲聊休息,他在翻查资料,在书海中沉浮。他宁愿在孤独中成长,也不在合群中消耗,笃定而清醒。人,只要能平心静气,有在孤独中成长的毅力,才能成长出惊艳众人的实力。成功的人共有的品质就是安心而又专注,不会被困难所打倒,随便你怎么折磨我,我也能心平气和,我就是不放弃。心无旁鹜,万事可破。
古语云:“心浮气躁者,一事无成。”有的人,一遇到急事难事,就会乱了阵脚。在这种状态下,常常会做出错误的判断,最后,自然也就难以妥善处理问题。真正厉害的人,即使遇到多难多急的事,也能够心平气和去面对。心态平静,考虑问题会更加全面,更加深入,最终往往能够拿出最妥善的解决方案。很多时候,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看似难以解决,其实真正阻碍我们的,是我们的焦躁情绪,让我们难以静下心来,看不清事情的本质,难以发现解决问题的关键,于是就感觉自己已经无能为力了。事实上,只要我们能够沉得下心,静得下气,办法也容易想出来了。
心气平和者,遇事不慌,这是属于一个人的定力。一个人的定力,最终能决定他走多远,它跟聪明没有太大关系。特别聪明的人,总是计算投入和产出比,患得患失,定力当然不够。而“定力”不够,就容易精神内耗,有时会觉得心累,做事没劲。人的定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1、知己的人有定力,了解自己的能力、知道自己要什么,就会多一点谨慎,少一点盲目,也就少些慌乱;2、熟知所处环境的人也有定力,情况明了,就不会想得太多太复杂,保持淡定平和,情绪稳定,就不会自乱阵脚,更容易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办法。修炼“定力”,就是要修炼价值追求的确定性和遇事心态的稳定性,心定了,气平了,才能去除浮躁,笃定前行。
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