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可以大也可以小
(2024-03-29 07:17:43)
标签:
世事微评世界的大与小杂谈 |
九年前,河南省实验中学教师顾少强因写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辞职信而爆红,人们佩服她向枯燥平凡生活说“不”的勇气。在广阔天地一番闯荡之后,如今,顾少强已从四川回到郑州老家两年多了,人们不禁要问,她是不是“后悔了”,为什么不继续了?人们急于划分远方的诗和眼前的苟且,为现实的困顿,找到一个解释。而顾少强现在则认为,诗,未必在远方。因为母亲对四川气候的不适应,孩子需要现代化的教育,那个是当下需要且想做的,她心里明白,无需郑重其事宣告,她说:“目前生活重心的转变,就是当下最好的选择。”世界的大与小都是相对的,可以大也可以小,关键是此时此刻,对我而言什么是更为重要的,每个人都会因应现实,做出自己的选择。
对于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来说,以为世界很大,碰壁后就知道,世界其实也很小,因为世界的大小受到自己能力边界的束缚。生活就像一张网,笼罩在他们头上,他们渴望冲破一切奔向光明,却又被条条框框束手束脚。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向前迈出地一步后,就会看到:“光明与黑暗,一同构筑起这个复杂的世界,踏入之后的好与坏,都是自己。” 世界纷繁,瞬息万变;人生似海,潮起潮落。由于际遇的改变,前一秒还是风平浪静,后一秒就会狂风暴雨。身处在这样一个不确定的世界里,总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困扰。该怎样应对人生中的种种不确定性?最好的方式或许就是做确定的自己。人需要修炼一颗强大的内心,去应对人生中的种种磨难;也需要准备一种乐观的心态,去接受生活中的不确定性。最好的方式就是“寻找最小的确定性”,安顿好自己的内心,控制日常生活的节奏,可以有效防止失序感、无力感。英国作家马特.海格在《活下去的理由》中写道:“你的头脑里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迁,而世界照旧继续,一无所知,没有什么比这更能让你感觉到自己的渺小和微不足道了。然而,也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你自由了,必须接纳你在这个世界的渺小。”
这个世界是两面的,人生道路也是复杂的,在通往寻找自我的道路上,总会经历无数的困惑,面临很多抉择。人生所有的弯路,都是对心智的磨炼,只有跌倒又站起的人,才能获得更快的觉醒。村上春树说:“暴风雨结束后,你不会记得是怎样活下来的,你甚至不确定暴风雨是否真的结束了。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当你穿过了暴风雨,你早已不再是原来那个人。”日本东京的40多岁的吉井忍与丈夫离婚后,独自一人租住在一个八平米的房子里,实在太小了,家里没有洗浴间,也放不下冰箱、洗衣机,她不得不依赖附近的公共设施,频繁地与各种各样的人员交流,充分体验东京这座大都市的文艺感和烟火气,过得坦然和自得,并把此时的际遇写进了一本图书——《东京八平米》。吉井忍把衣食住行的拮据转变成一种生活哲学:小小的生存空间会让人明白,什么是我需要的,什么是我不需要的。她说:“你的‘小’不成问题,因为外面得世界足够大。”也许八平米在别人眼里是畸形状态,但它能够让你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可以好好地面对自我,尽可能地去享受当下,只要心态好,小也可以变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