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顺天应人

(2024-03-21 07:17:44)
标签:

智慧人生

顺天应人

杂谈

“顺天应人”这个成语出自《周易·革》,指顺应天命,合乎人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追求“顺天应人”的,“顺”与“应”,其实都在强调“顺”,要顺时而动,顺民而变。中国人讲究“顺”,这个“顺”究其实就是教人遵从“道”。“道”是顺应天地的,包含了天地万物的“顺”,比如:要“顺水推船”,顺着某个趋势或某种情势做事,就可事半功倍;要“顺蔓摸瓜”,按照某个线索去查究,才能查个明白;要“顺天应人”,当政者顺应天命,合乎人心,才能政治清明,政通人和。顺不顺,是受情势制约的,所以不论干什么事,不能只考虑自己“顺”,也要考虑身边众人与万物都顺了,跟着情势转变,这样才会越来越顺利。

古人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施政者要凭良心修持自己的德行,以身作则,施行德政。既然要为人民服务,治理众人的事务,就应该亲近人民,把众人都当作亲人般看待。既顺天,又应人,寻求此时此地最为合理的平衡点,做出决策,并且有效执行。人世间最大的学问,在天道、人道、地道之中。人生于天地之间,有顶天立地的责任,当然以人道为优先,并把伦理道德和自然规律结合起来,走出一条顺天应人的大道:一方面顺应天理,遵循自然规律;一方面应合人性,发扬伦理道德,做到天人合一

在古代社会,以农为主,有“耕读传家”的传统。这个“耕读传家”,是儒家伦理思想关于家庭建设的美好愿景,重点在于劝人勤于耕种和善于学习。有些大家族在家训中就明确提出:“传家两字,曰耕与读;兴家两字,曰俭与勤。”有的更进一步提出:“耕与读又不可偏废,读而废耕,饥寒交至;耕而废读,礼义遂亡。”如何兼顾“耕”与“读”,就要“晴耕雨读”,晴天耕种,雨天读书。这就是与大自然的美好约会,既不当自然的主人,也不做自然的奴仆,而是尊重自然,顺天应人,天人合一,默默去做自己应做的能做的事,不复杂也不深奥。“晴耕雨读”这份温润的情怀,现代人也应当有,忙时忙工作,闲时就读书,让时间得到合理充分的利用。

顺天应人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哲学,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个人的发展也要顺天应人,遵循天道,符合时代的潮流,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我们生活在一个变幻莫测的世界里,每时每刻都在面临着不同的挑战和机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调整自己、提高自己,才能够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立足,如果一味地固守既有的观念和方式,将面临被淘汰的命运。在不断变化的世界里,需要以开放的心态去面对,顺时而动,顺势而为,不断地学习和思考,不断地奋斗成长,才能把握机遇,实现自身的价值和发展。

2024-03-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